对联 | 濯锦楼 |
释义 | 濯锦楼: 花影常迷径, 波光欲上楼。 清人李绪撰,杜邻1979年补书。濯锦楼为布政使方积、知府李尧栋于嘉庆十九年所建。 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万里朝宗东入海; 锦城通咫尺,听纷纷丝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吟兴此登楼。 顾复初撰。朝宗:百川入海,犹诸侯朝见天子。《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丝管:丝竹或管弦,此泛指乐器。杜甫《赠花卿》诗有“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句。 斯楼为蜀国关键,慨兵燹倾颓、人物凋谢,数十年满目荒凉,遗风顿歇,溯烟云墨妙、李杜才奇、轼辙名高,久经宇宙山川,沧桑千古; 此地是锦江要会,爱舟樯上下、烟浪萦回,几多士同心结构,胜地重开,想石室英储、岷峨秀毓、江汉灵炳,且看栋梁桢干,砥柱中流。 清人马长卿撰。兵燹:兵乱焚烧。李杜:李白和杜甫。轼辙:宋苏轼和其弟苏辙。要会:要地。同心结构:指作者与友人一同重修濯锦楼。石室英储:石窟、岩洞中聚集的山川灵气。江汉灵柄:长江、汉水因灵气所钟而显明。桢干:筑墙木柱,两端为桢,两旁为干。 |
随便看 |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