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对联:

 

对联 三苏祠
释义
三苏祠:


 门前万竿竹,
 堂上四库书。


 杜重划集苏轼诗句。万竿竹:形容竹子之多。四库书:经、史、子、集四部书。


 蜀中多才子,
 三苏天下奇。


 方毅撰题。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张鹏翮撰题。三词客: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其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次子苏辙,字子由。父子三人都是擅长诗词文章的著名文学家。四大家:唐宋古文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四人。亦有人说是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四人。


 天下几人学杜甫,
 诗中定合爱陶潜。


 刘东父集苏轼诗句。天下几人学杜甫:出自苏轼《次韵孔毅文集古人句见赠五首》诗的第三首中“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 诗中定合爱陶潜:出自苏轼元佑六年所作的《听武道士弹贺若》诗句“琴里若能知贺若,诗中定合爱陶潜。”贺若,乐器名。唐宣宗时,待诏贺若创制了一种能奏出优美琴声的琴而得名。定合,是,引申为原本是。


 长江绕廓知鱼美;
 小轩临水为花开。


 张爱萍集句 长江绕廊知鱼美:出自苏轼《初到黄州》:“长江绕廊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小轩临水为花开:出自苏轼的《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诗的第三首中“自发思家万里回,小轩临水为花开。”小轩,小门窗。


 五亩自栽池上竹,
 三人同作月中游。


 黎泉集苏轼诗句。五亩自栽池上竹:出自苏轼元符三年(1100)十二月在韶州(今广东曲江县,所作的《李伯时画其弟亮工〈隐宅图〉诗:“ 五亩自栽池上竹,十年空看辋川图。” 三人同作月中游:出自苏轼元丰二年(1079)六月十二日,在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县)知州事任上作的《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诗:“百首共成山上集,三人同作月中游。”


 北宋高文名父子,
 南州胜迹古祠堂。


 向楚撰。高文名父子:即著名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南州:眉州。因其地处川西之南,故称“南州”。胜迹古祠堂:眉山城里三苏祠。


 江山故宅空文藻,
 父子高名重古今。


 刘锡嘏集句。文藻:文辞的藻采。


 多情明月邀君共,
 无主荷花到处开。


 瑞莲池抱月亭联。


 诗成桦烛飘金烬,
 天雨曼陀照玉盘。


 顾印愚集苏轼诗句。诗成桦烛飘金烬:出自苏轼元佑五年在杭州任太守时作的《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中的第二首:“诗成桦烛飘金烬,八尺英公欲燎须。” 桦烛,桦木皮当蜡烛点灯取明。金烬,燃烧桦木皮用的一种金属器皿。天雨曼陀照玉盘:出自苏轼《游太作慈寺净院,观牡丹中有淡黄色一朵,特奇,为作小诗》,“醉中眼缬自烂斑,天雨曼陀照玉盘。”天雨曼陀:佛家对淡黄色牡丹的一种称呼。玉盘:月亮。苏轼的乐府《阳关曲·中秋》词:“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雨过潮平江海碧,
 风高月暗水云黄。


 赵蕴玉集苏轼诗句。雨过潮平江海碧:为苏轼熙宁五年(1072)八月作的《望海楼晚景五绝》诗第二首中的句子:“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风高月暗水云黄;苏轼熙宁四年(1071)作的《十月十六日记所见》诗中的句子,“风高月暗水云黄,淮阴夜发朝山阳。”


 亭上雄文凿青石,
 槛前修竹忆南屏。


 翁同和集苏轼诗句。雄文:雄隽的文章。青石:雕刻在青石上。此指碑。修竹:长而茂盛之竹。南屏:杭州西湖南屏山,因其峰峦环立如屏,故名南屏。


 眉山巍峨三峰碧,
 岷水苍茫一片蓝。


 臧克家撰。臧克家,山东诸城县人,现代著名诗人。


 除却读书无所好,
 恍如造物与同游。


 刘孟伉集。恍如:模糊的样子。造物:创造万物的苍天。苏轼的《韩子华石淙庄》诗:“此身随造物,一叶舞澎湃。”


 酒后剧谈犹激烈,
 花前归思自飞翻。


 顾卯愚集苏轼诗句。酒后剧谈犹激烈:出自苏轼《陪欧阳公燕西湖》诗:“朅来湖上饮美酒,醉后剧谈犹激烈。” 花前归思自飞翻:集自苏轼《次韵人日》诗:“柳色忍看成感叹,花前归思自飞翻。”


 瑞莲花作科名草,
 木假山开文笔峰。


 陈锺祥撰题木假山堂联。


 醉眠多似陶彭泽,
 句法参同李翰林。


 冯驩父集句。陶彭泽:陶潜,字渊明。东晋大诗人。李翰林:李白。


 古木种何年,祠畔风来香柏叶;
 先生呼不起,池头月上白莲花。


 陈锺祥撰聊中隐斋联。


 傥仙魄归来,湖山也觉故乡好;
 与邦人偕乐,亭子何妨以雨名。


 陈钟祥撰亦雪堂联。傥(tang):恍惚。《庄子·田子方》,“文侯傥然,终日不言。”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郭绍虞撰。八家唐宋占三席: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苏轼父子三人便占据了八大家中的三个大作家的地位。悟:理解。骈:骈体文。散:散文。


 是父生是子,家学一门,自昔名声弥宇宙;
 难兄更难弟,象贤两第,至今俎豆重乡邦。


 蔡宗健撰。是:此。弥:遍,满。
 象贤:古人称效法先人之贤德。刘禹锡《蜀先主庙》诗云:“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引申为祭祀,崇奉之意。


 似此父子兄弟,萃于一门,哪许忌才归造物;
 能以经济文章,传之千载,何妨讲学让儒家。


 樊榕撰。萃:聚集。造物:造化,命运。经济:经世济民,治理国家。杜甫《上水遗怀》诗云“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儒家:此指学者。《后汉书·杜林传》,“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其人其德其才,与历史长存不朽,斯为世仰;
 乃父乃兄乃弟,本家学渊源有自,故尔风高。


 冯建吾撰。其:他,指苏轼。斯为:这是。世仰:社会敬仰。故尔:因此。
 风高:品德和节操的风度很高。


 萃父子兄弟于一堂,谠论忠规总以爱君为本;
 侔董贾扬班之钜制,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成文。


 侔:相等。董:董仲舒,汉代大学者。
 贾:贾谊,又名贾长沙。汉代学者,世称贾太傅。扬。扬雄,字子云。汉代学者。班:班固,字孟坚,汉代学者。巨制:大著作。谠论忠规:直言忠心规劝。


 从岭海间拥节南来,每怀鹤观游踪,画图笠屐空千载;
 向纱縠行驱车西去,喜挹蟆颐秀气,忠义文萃一门。


 马维骐撰。岭海:两粤之地,因其地北倚五岭,南临南海,故称岭海。鹤观:苏轼晚年在古白鹤观地基上修筑的白鹤峰新居。
 笠:遮雨用的斗笠。屐,在雨天泥泞道路上行走时穿的高脚木钉鞋。纱縠行。三苏故居眉山城内纱縠行。蟆颐:蟆颐山。在眉山城东郊。


 拜堂堂父子,三君文章,与北宋争传,中原雄视无他手;
 看滚滚江流,一代人物,是西川特出,山水英奇在此眉。


 陈锺祥撰。陈锺祥,字息帆。浙江山阴人,为道光年间的举人,善词曲。


 参谒觉殊迟,公昔辅宋摅忠,媲美韩欧,谨慕英风披大著;
 从戎嗟太早,我愿投戈讲艺,再携铅椠,来游此地拜先生。


 陈国栋撰题正殿联。参谒:恭敬地参见。摅忠:竭进忠诚。媲美韩欧:可与韩愈、欧阳修比美。披大著:写出杰出的著述。投戈讲艺:弃武从文。铅椠:古代用以书写的文具,此代指著作。


 地接锦江,看君君臣臣,有昭烈壮武西乡,一样大名垂千古;
 文称苏海,叹父父子子,如蓬莱瀛洲方丈,三峰并峙是神仙。


 陈逢元撰 锦江:岷江分支之一,经成都与郫江相会。昭烈壮武:指成都南郊的汉昭烈(刘备死后谥号“昭烈”)庙和武侯(诸葛亮死后谥号‘忠武侯’)祠。蓬莱瀛州方丈:传说中的三神仙。《史记·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


 宦迹渺难寻,只恃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如江河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它千磨百炼,扬不清,尘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杨庆远撰。宦迹:仁途,做官的政绩。器识:人的气度与见识。浩如江河行大地:此比喻三苏文学成就和他们的创作特色。天心:仁爱之心。

随便看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4: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