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对联:

 

对联 文殊院
释义
文殊院:


 具寿者相,
 得如来禅。


 清人沈贤修撰题藏经楼室内联。寿者相:佛家语,亦云寿命相。世俗者亦借指老年人长寿之容貌。如来禅:佛教禅宗以经论中所说之禅为如来禅。禅,亦指禅定,禅那,为六波罗密之一。


 大德为寿相,
 多情乃佛心。


 藏经楼右室联。梁伯言书。大德:对佛及佛弟子持戒律者的尊称,即其具有高尚道德。此指具有高尚道德的佛门弟子。多情:佛指普渡从生。佛心:即菩萨心肠。


 睿泽深天地,
 宗风越古今。


 照壁石刻联。睿泽:智慧教泽。宗风:宗门教化。


 山水之间有清契,
 林亭以外无世情。


 林则徐撰。清契:清幽高雅的契机。


 无色声香味触法,
 依般若波罗密多。


 清黄云鹄题藏经楼左室。色声香味触法:佛家称为六尘,为佛之所弃者。般若:意为智慧。波罗密多:佛谓到达彼岸。


 于一豪端见宝王刹,
 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说法堂楹柱联。豪端:毫毛之尖。豪通“毫”。微尘:细微的尘埃。法轮:沸法的别称。佛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辗转相传,如车轮转动,故名。


 作六如观,行众生灭度事;
 离一切相,发无上菩提心。


 藏经楼右室联。余兴公题。六如:佛家用以说明世间空、无的六种比喻。《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灭度:佛家谓灭烦恼而渡生死之海。离一切相:即“四相”皆空。《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从生相、无寿者相。” 菩提心:佛家语。梵文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佛教以为它是理想的最高果位,凡是有求得这种果位的心愿叫“菩提心”。


 长伸手,接娑婆客相随同路;
 久立地,等世上人打伙偕行。


 天王殿接引佛龛联。娑婆客:世上一切忍受苦难的人。娑婆,佛家语,为须忍受众苦的世界。


 大肚包罗,见前住位兜率主;
 微笑圆融,当来出世弥勒尊。


 天王殿弥勒佛龛联。兜率:佛家语。知足常乐意。圆融:圆和融通。


 陆海涌精蓝,永祝国祚万亿;
 蓉城辉法界,长宣佛化三千。


 清际微弗文方丈旧题天王殿门联。陆海:川西平原物产富饶,古有“陆海”之称。精蓝:精心结构的伽蓝(僧院、寺庙)。国祚:国福。蓉城:成都的别称。后蜀主孟昶在成都城遍植木芙蓉,因名芙蓉城。佛化:佛之教化。


 转根本法轮,三学以毗尼为首;
 趋菩提正道,无我乃般若之门。


 释隆莲撰说法堂内楹柱联。三学:佛指戒学、定学、慧学。毗尼:梵文音译,义为戒律。菩提:觉悟。佛家认为发菩提心,学大乘法义,可得解脱。无我:佛教根本思想之一,否定世界上有物质性的实在自体存在。有“人无我”、“法无我”之分。般若:义释为智慧。


 孤迥迥,峭巍巍,坐断古今名利语;
 净裸裸,赤洒洒,直超天地圣凡踪。


 宸经宝楼石刻联。坐断:安坐而决断,直超:径直超越。圣凡:世间圣贤和愚之士。


 佛性普涵,随喜来参,俱是释家道器;
 法门无量,正观行处,即为度世慈航。


 韩文畦撰题水榭联。随喜:佛指游览佛寺。释家:佛家。慈航:救度从生出离生死苦海有如舟航。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方鹤斋撰三大士殿联。了了:完了,完毕。慧:佛指通达事理、决难疑念取得决断性认识的那种精神作用。觉:佛指领悟真理。无生:佛教认为一切现象生灭变化,都是世上众生虚妄分别的产物,即一切存在之境,均属幻境,虽然生生相续,但并没生出什么,本质还在于“无生”。故“生生还是无生。”


 教有万法,体性无殊,不可取法、舍法、非法、非非法;
 佛本一乘,根源自别,故说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


 宸经宝楼石刻联。法:教法,佛法。佛家把一切存在都称为法。体性无殊:指佛法本属一体,法性无根本差别。取法:凭主观愿望去选取。舍法:将法舍弃。非法:对法持非议态度。非非法:此指既不可以法为非,也不可以“非法”为非。乘:佛教的教派或教法。佛教一般分大、中、小三乘。所谓上乘,即归大乘;所谓下乘,即是小乘。


 遮那妙体,显法界身,示现九十六种大人像,使阿惟越致行住坐卧,举手低头,顿证文殊实智圆极果;
 华藏庄严,等太虚量,垂成八万四千随形好,令补特迦罗见闻觉知,擎拳合爪,超出信相权乘获净因。


 清无形段金刚道人萍僧乘三和尚撰大雄宝殿联。遮那:指释迦牟尼的化身毗卢遮那佛。法界身:指家所说的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之一。毗卢遮那所显示的法身能展示九十六种大神通。阿惟越致:梵文译音,意为不倒退。文殊: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以“智慧”知名。智圆极果:智慧圆融至极的佛果。佛家说修行功德圆满为“证果。” 华藏:佛教宗派华严宗及佛教经典《大藏经》,此借指佛法。太虚:天空、宇宙。补特迦罗:义为一切众生。信相权乘:指佛一切存在的本体、现象和佛化从权所说的法理、典册。净因:清静妙因。

随便看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