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治学 |
释义 | 治学
五车:谓五车书。言读书、著述之多。八斗:即“八斗才”。南朝谢灵运曾云“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古称有才学的人为才高八斗。
开卷有益:指读书。自经:自我修读经书。
开卷有益,语出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括囊无咎:语出《易·坤》。括囊:封闭袋口,比喻慎密。咎:加罪,罪责。
友:友好,相聚。士:旧为知识分子的统称。
人表:人的外在举止。身基:立身的基础。
负笈担囊:谓背笈挑囊游学。笈,书箱;囊,行李。
汤:商王朝开国君王。禹:夏禹。远古夏部落领袖。
漏:古时计时器。
惟道集虚:语出自《庄子》。
笔阵:谓诗文雄健有力。杜甫诗《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谈锋:谓言谈精锐,有如锋芒。
易:即《周易》的简称。亦称《易经》。诗:即《诗经》。
楚辞:骚体类文章的总集。为西汉刘向辑,收有楚人屈原等辞赋16篇。因都有楚地的文学式样,方言声韵,风土色彩,故名楚辞。汉赋: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
圣道:最崇高的道理。天心:天帝之心意,即天意。
出自朱用纯《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绸缪:紧密缠缚,引申为修补房屋。
守道:坚持正道。
杜门:闭门,堵门。
菑畲(ziyu):耕耘。
把酒:手持酒怀。
一息:一口气息,指生命。朱熹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三思:再三思考。
典坟:“三坟五典”的省称。传说中的古书名。《三坟》,三皇之书。《五典》,五帝之书。均早佚,今存《三坟书》系宋人伪造。
朱熹撰。佩韦:韦,熟牛皮,性柔韧。性急者佩之于身,用以自戒。
毫素:笔和纸。指著作。
三李:指北宋元祐年间舒州善画的李伯时(公麟)、能诗文的李亮工、工书画的李元中,时称三李。二王:指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皆善书。书:指书法。
词源:以水源喻文词层出不穷。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审器:详知才能。稽古:稽考古道。
常棣:《诗小雅》篇名。相传为周公所作宴饮兄弟的乐歌。后以此喻兄弟。
五岳:我国历史上五大名山。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九州:中国的代称。古代分中国为九州。
漏:古之计时器。金风:秋风。
勋名:功名。公卿:泛指朝廷的官员。
燃藜:指夜读。典出《三辅黄图》。继晷:夜以继日之意。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陶行知撰。陶行知,近代著名教育家。
钟太傅:即钟繇,三国魏大臣。曹丕代汉后,任廷尉,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工书,师法蔡邕、刘德昇,博取众长。沈尚书:指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历任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即位,为尚书仆射,官至尚书令。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作品区别四声,避免八病,促进了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
郭沫若题。郭系现代著名社会活动家,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
耽:“耽”的异体字。耽:过乐;酷嗜。朋曹:指朋辈。
鲁迅集《离骚》句。崦嵫(yan zi):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县西境。古代常用来指日没的地方。鹈(ti jue)”鸟名。即子规、“杜鹃”。常于春分鸣叫。
翰林:官名。为文学侍从之官。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合称“六朝”。兰锜:兵器架。谢王:六朝时王、谢世为望族。其著名人物有王导、谢安、谢玄等。
王维:唐代诗人。擅山水诗,兼通音乐,精于绘画。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杜甫:唐诗人。
八体:秦始皇时所定八种书体。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6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天马:神马。常以天马行空比喻才思豪放、超群不凡,任意驰骋。燕尾:指书法中形似燕尾之笔画。
三世:祖孙三代。黄卷:书籍。古人用辛味、苦味之物染纸以防虫蠹,纸色黄,故称黄卷。
九天:中央与八方。圭璧:古祭祀玉器。此比喻美好的人品。文苑:文人荟萃之处。
周恩来青年时代自勉联。
语出陆游《游山西村》句。
孔颜:即孔及其弟子颜回。春秋末期思想家。典诰:“典谟训诰”的简称。指《尚书》中的《尧典》、《大禹谟》、《汤诰》诸篇。
五伦:封建礼教中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5种关系。
红豆:植物种子名。古人常以“红豆”象征爱情或相思。
尔雅:文雅。
翁同和联。翁系光绪帝师,官至户部尚书,因赞助戊戌变法罢职。
右军:指晋书法家王羲之。庚信:北周文学家。善诗赋、骈文。
三古:上古、中古、下古。此指古代。 一家言:指独具见解、自成体系的学术论著。
彭泽: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著有《桃花源记》等。沧浪:指宋文学家严羽,号沧浪逋客。著有《沧浪诗话》。
廿四史:我国系列史籍。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
冯妇:古人名。善搏虎。后称重操旧业的人为冯妇。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喜好龙,龙真来了,他却吓得面无人色。比喻表面喜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不是真正爱好。
经国:治理国家。
范文澜撰联。范文澜,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林则徐撰联。林则徐:清末政治家。在两广总督任内,禁止鸦片,卓著成效。
敬业:专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切磋学业。
锋锷:锐利的剑刀。关学:以北宋张载为首的学派。因张讲学关中,故名。
砚田:旧时读书人依文墨为生计,因将砚台比作田地。
岫:山穴。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
二酉:大酉山、小酉山。相传秘藏古籍。后称藏书多为“二酉”。三都:即晋代左思所写《三都赋》。时人竞相传写,洛阳纸价因而昂贵。
稼轩: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其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定庵:清文学家龚自珍,号定庵。其诗文充满爱国热情。代表作中有“九州生气恃风雷”句。
太极:中国哲学术语。指派生万物的本源。北宋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离骚《楚辞》篇名。为屈原等作。
阎若璩撰联。阎系清康熙、雍正间学者,著述甚富。
文子:老子弟子,姓辛名研,字文子,为范蠡之师。武侯:即三国蜀相诸葛亮。
菁华:精华。义蕴:礼义集聚。
十部从事:意谓辅助官吏之多。晋刘弘镇襄阳,每有兴废,常手书郡下,丁宁款密,时称“得刘公一纸书,贤于十部从事。” 五言长城:泛指诗。
朽木:烂木。比喻不可造就的人。
月窟:月中。天根:氐星宿别名。
盛德:四时盛旺之气。此指修养深厚。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语出《尚书·仲虺》。有疑难就请教别人,学问就博渊精深。不问则孤陋寡闻。
不物:越出常轨,不合法度。化工:天工,自然创造或生长万物的功能。
季子:苏秦,战国时洛阳人,字季子。师鬼谷子,初习纵横、出游数岁、衣食尽无,归家时,妻不下机,嫂不为炊,父母不子。乃发愤攻读,欲睡,引锥刺骨,后终学成。越王:指五代越王钱镠。《吴越备史—武肃王》载,钱镠以圆木小枕缀铃,睡熟则欹,由是而卧,名曰警枕。
彦:贤士的美称。
曾三: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颜回:出自《论语·颜渊》。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也”。禹寸陶分:出自《晋书·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三古:指上古伏羲氏、中古文王、下古孔子代表的三个时代。、八极:八方极远的地方。十室:称同时相友好的十人。百城:指收藏书之多。
柳骨颜筋;颜真聊、柳公权皆为唐代大书法家。其字遒劲有力,故称颜筋柳骨。韩潮苏海:比喻文章波澜壮阔。韩,韩愈;苏,苏轼。
荀卿:指战国时思想家荀子,名况,时人尊号为卿。著有《劝学篇》。阳明:王守仁,明哲学家。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他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三五六经:指儒家的三经、五经、六经。 二十八宿: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量分为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四方各有七宿。
诸子:指先秦至汉初的各派学者及著作。南华:指庄子的《南华经》。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太史: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曾任太史。首创撰纪传体《史记》,又称《太史公书》。
箧(qie):小箱子。
韩柳欧苏:指唐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苏轼。程朱王陆:指宋哲学家程颐、程颢、朱熹,明哲学家王守仁、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胥融:才智融合。
方言:书名。汉扬雄撰。广雅:书名。三国魏张揖撰。
飞短流长:加枝加叶,说人坏话。
鲁迅赠瞿秋白联。
郑板桥联。郑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
七贤:即竹林七贤。三国魏晋间阮籍、山涛、向秀等7人相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六章:五色加玄色为六章。三李:指唐代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
尤:过失。
钟灵:天地间灵秀之气所聚。
仁智:指儒家的仁、义、礼、智。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被侵蚀、可以经久不坏。
问津:询问渡口。今用为探求途径或尝试的意思。
散材:即“散木”。常用于不才之喻。炳烛:燃烛照明。
三纲五常:封建社会中的主要道德关系和道德教条。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
市恩:买好,讨好。
翁同和撰联。翁同和:清光绪帝师傅。天柱:山名。在安徽潜山县。九嶷:山名。在湖南省宁远县。三涂:古山名。在今河南嵩县西南。伊河北岸。一说指太行、轘辕、崤渑三道,孔颖达以为非。太白:山名。为陕西省秦岭主峰。紫荆:山名。在广西桂平北,洪秀全曾在山前金田村领导起义。终南:山名。在陕西省西安市南,相传吕洞宾曾修道于此。上京:古代对京都的通称。此指清代都城北京。高堂:即高堂生,汉鲁人,西汉今文礼学的最早传授者。今本《礼记》17篇即出于他的传授。二戴:汉戴德、戴圣。曾删传《礼记》。今本《礼记》即戴圣之《小戴礼记》。安国:即孔安国,西汉经学家。相传他曾得孔子住宅壁中所藏古文《尚书》。子长:即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字子长,撰《史记》。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正则:宋哲学、文学家叶适,字正则,志意慷慨,雅以经济自负。登淳熙进士,召为太学正。东鲁圣人:指孔孟。 |
随便看 |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