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对联:

 

对联 挽舅父母
释义
挽舅父母


 向渭阳而泪血;
 恨宅相之虚期。


 某挽舅父。渭阳:地名。春秋时秦康公送舅父晋文公归国至渭阳。后因以“渭阳”表甥舅情意。泪血:泣血。极言离别的伤感。宅相:外甥的代称。


 自昔蒙恩惭卫玠;
 弥年辍乐痛羊昙。


 某挽舅父。卫玠:晋朝人,风采秀异。小时乘车人市,见者以为玉人。其舅父王济叹曰:“与玠同游,若明珠之在侧。” 羊昙:晋朝人,谢安之甥,为安所重。安死后,昙停乐弥年。


 云断渭阳,难为予舅;
 风凄外宅,哀及诸甥。


 某挽舅母。


 源绝碧潭,谁滋涸流;
 林凄落月,徒望宁家。


 某挽舅父。源绝碧潭:《卢纶酬舅诗》“彻底碧潭滋涸流,压枝红艳照枯株。”涸流,干涸的水流。宁家:指舅家。晋代舒少孤为舅家宁氏所养。


 公不少留,风木伤心分半子;
 吾将安仰,音容回首隔重泉。


 某挽舅父。风木:犹风树。旧时比喻父母亡故。此指舅父亡故。


 目断渭阳云,慈销沉增太息;
 怀惭宅相誉,生涯落拓负心期。


 某挽舅母。落拓:犹落泊。穷困失意。心期:期望。


 获画夙同遵,愧樗栎菲材,未符宅相;
 媊星悲忽陨,幸兰桂竞秀,丕振家声。


 某挽舅母。荻画:指宋代欧阳修母以荻画地,教子学字。樗栎:不才之木。《庄子》“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又见栎社树,其大比牛,无所可用。”媊星:星名。兰桂:喻佳子弟。丕:大。


 一年内欢聚几何,春去春来霎时见背;
 二月中悲同罔极,江南江北两地伤心。


 徐树人挽舅父季干城联。见背:即去世。背,离开。罔极:无穷。


 怪公早尽十年才,笔底龙蛇,不许人间多得;
 痛我难消千古恨,渭阳车马,除非梦里相逢。


 江蟠春挽舅父。龙蛇:形容书法笔势的蜿蜒盘曲。


 天胡竟丧斯文,冠盖满京华,争欲招魂到南国;
 人言酷似其舅,泥涂岂珠玉,不堪雪涕过西州。


 徐鼎康挽舅父杨士琦。冠盖:旧指仕宦的冠服和车盖,也用作仕宦的代称。西州:地名。晋代羊昙为舅父谢安所重。安死后,昙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门。一日醉后,不觉至州门,悲感不已。


 东阁惯延宾,公如高适为诗,垂老联吟常不辍;
 西园今乏主,我比羊昙哭舅,生存零落总堪悲。


 薛时雨挽舅父杨屏山。东阁:款待宾客的地方。《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高适:唐朝官吏,尚节义,有志功名,年五十开始做诗。


 戚谊倍关怀,赖丈人十载匡扶,诗颂林壬逾六秩;
 沉疴因软脚,后先考两旬殂逝,春回梅岭遽千秋。


 王文濡代人挽舅父。林壬:盛,大貌。《诗·小雅·宾之初筵》“百礼既至,有壬有林。” 先考:旧称去世的父亲。


 念舅氏已近衰颜,忍令入室无人,屏帐空悬悼潘岳;
 与吾母乍来问疾,孰意游仙不返,慈帷晋谒泣羊昙。


 某挽舅母。潘岳:西晋文学家。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戴河晋谒,沽水聚餐,赋别未三旬,大局关怀,私祝东山蕲再起;
 公称冰清,我惭玉润,悼亡方七月,重泉聚首,为言南郭尚长贫。


 陆伯鸿挽舅父。东山蕲再起,以求东山再起。东山再起,东晋时,谢安尝辞官隐居会稽东山,后来又出山做了大官。见《晋书·谢安传》。冰清:“《晋书·卫玠传》:‘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旧称翁婿为“冰玉”。南郭:即雍存,宋朝人,号南郭先生。隐居不仕,以文史自娱。


 吾辈辄四方奔走衣食,问讯有亏,到今蕙帐风凄,莫补外甥蹑履礼;
 贤母以中年事故感伤,遘成斯疾,刚值兰盆会里,惨闻舅氏悼亡诗。


 某挽舅母。问讯:问安。晋王献之为郄氏外甥,见郄公蹑履问讯,修外甥礼。兰盆会:佛教每逢夏历七月十五日为追荐祖先举行的一种仪式,即“盂兰盆会”。


 呕尽满腔热血,以诸生终老,以寒士终身,听当路口碑,共仰宗风钦北斗;
 辜负一片雄心,为宅相不贤,为门人不肖,披旧时手泽,空挥泪雨洒西风。


 某挽舅父。舅父又是老师。诸生: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为诸生。寒士:旧称贫苦的读书人。口碑:比喻众人的称颂。宅相:外甥的代称。门人:学生。


 前二十年厥疾易为治,近十二年厥疾不可瘳,五福修到考终,续命惭称医国手;
 昔母舅兮其逝固莫追,今舅母兮其逝亦莫赎,后悔惟有痛哭,报德空存相宅心。


 高乣云挽舅母。瘳:病愈。五福:《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渭阳情重,没世难忘,挥泪读遗书,当垂老病中,犹怜伯道无儿,亲祷明神代求嗣;
 浙水波寒,哲人长逝,伤心作遐想,愿精魂到处,得遇重泉阿母,为言小子尚安贫。


 某挽舅父: 渭阳情重:指秦康公送晋文公重耳故事。伯道:即邓攸,晋朝人。永嘉末担其子与侄避乱出走,数遇贼,考虑不能两全,便弃子留侄,竟无嗣。

随便看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5 10: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