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贞烈 |
释义 | 贞烈: 寒松比峻, 湘竹成斑。 寒松比峻:语出陈子昂画诗“贞节峻于寒松,韶仪俨如蛾皇”句。湘竹成斑:舜有二妃娥皇、女英。舜死于苍梧,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成斑。故又称“湘妃竹”。 咏柏舟而自誓, 托井水以无移。 柏舟:《诗·鄘风》篇名。旧说以为“共姜自誓”之诗。《诗序》“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义,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之。”现代学者多认为此诗是写少女已有所爱,恨母亲不能理解。托井水以无移:言人心寂然不动。唐孟郊《烈女操》诗“妾心古井水,波澜誓不起。” 表巴妇之怀清, 仰梁媛之高行。 表巴妇之怀清: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朱砂矿)而擅其利数世,清能守其业,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其筑怀清台。(见《史记·货殖列传》) 仰梁媛之高行:汉刘向《烈女传》载,高行为梁之寡妇,夫早死不嫁。梁王使相聘之,妇引刃割鼻曰:“今刑余之人,始可释矣。”梁王闻之,尊号曰“高行”。 烈女不因疾而改适, 贞姜不弃约以求生。 烈女:宋人女已与蔡人定婚,该人后得恶疾,其母劝其改嫁,女不从,竟嫁于蔡人。 贞姜:楚昭王夫人,齐侯之女。楚昭王出游,留其于渐台之上,后江水涨,王遣使迎之。使者忘持符,夫人征符为信,谓不敢弃约而生,水大竟死,被封为贞姜。 露筋庙中,独留贞像; 清风岭下,永染血痕。 露筋庙:相传江南有一女,父下狱,女与嫂往省之,过高邮,蚊盛若轰雷。有男子招入帐中,嫂从之。女曰:“男女有嫌,何可从也。”独露宿草莽之中,被蚊咬死,筋露于外。时人立祠祀之,号露筋庙。(见《闺范》) 清风岭:宋末,台州临海有民妻王氏,为元兵所掠,行过清风岭,王氏咬指写诗于石上,投崖而死,历久血迹尚存,官府附石刻碑,立贞妇祠。 伦纪 虞书五典, 管子六亲。 虞书:《尚书》的一部分。五典:即五教,五种固有的伦理道德,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尚书·虞书·舜典》“敬敷五教在宽。” 管子六亲:在《管子》一书中把父、母、兄、弟、妻、子称为六亲。 审其伦明其别, 正其理笃其恩。 上联语出《孔子家语》,下联出自《程子易传》“正伦理笃恩义,家人之道也。” |
随便看 |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