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市瘦西湖畔蜀岗中峰上,为北宋庆历年间文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欧阳修曾书写一匾:“远山来与此堂平”,故名。堂后有苏轼纪念欧阳修筑的“谷林堂”,再后为欧阳修祠。今为平山堂公园。
一径入烟寺,
众香闻妙天。
李郁华撰题。
山随平野尽,
人与北堂高。
集李白、苏轼句。
万松时洒翠,
一涧自流云。
山色湖光归一览,
欧公坡老峙千秋。
欧公超老:指欧阳修和苏轼二人。
诗意岂因古今异,
山光水在有无中。
清圣祖撰题。
偶然杯酒成千叶,
无数江山送六朝。
六一居士,到今俎豆;
三千世界,如此江山。
六一居士:指欧阳修,号六一居士。
隔江诸山,到此堂下;
太守之宴,与众宾欢。
太守:指欧阳修,在扬州任太守。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下临无地,上出重霄。
借江南山提入襟袖,
访太守迹如遇旌幡。
山与堂平,千古高风传太守;
我生公后,二分明月梦扬州。
六一清风,更有何人继踪躅;
二分明月,恰于此处照高楼。
方子箴撰题。踪躅:足迹。
高视两三洲,何论二月分明;
旷达八百载,谁忘六一风流。
梁章钜撰题。
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
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
伊秉绶撰题。
上客尽知名,杜牧诗才,鲍照赋手;
前贤有遗韵,魏色芍药,永叔荷花。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官至中书舍人。他题扬州的诗都很有名。鲍照:南朝宋著名文学家,字明远,官任临海王参军,世称鲍参军。他写过一篇咏扬州的《芜城赋》。魏公:韩琦。宋仁宋时人,历仕至相,封魏国公,时人称为韩魏公。永叔:欧阳修,字永叔。生平喜爱荷花。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优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伊秉绶集句。
好续胜游来,白发催人,莫把韶光轻掷去;
不知征戍苦,青山问我,无多块垒已硎平。
韶光:美好的时光,常指青春。
胜迹溯欧阳,当年风景如何,试问桥头明月;
高吟怀水部,此去云山更远,重探岭上梅花。
金粟香撰题。
歌吹有遗音,溯坡老重来,此地唱残杨柳曲;
宦游留胜迹,访先生手植,几时开到玉兰花。
登堂如见其人,我曾经泰岱黄河,举酒遥生千古感;
饮水当同此味,且莫道峨眉太白,隔江喜看六朝山。
大江南北亦有湖山,来自衡岳洞庭,休道故乡无比好;
近水楼台尽收烟雨,论到梅花明月,须知东阁占春多。
方梦园撰题。
几堆江上画图山,繁华自昔,试看奢如大业,令人讪笑,令人悲哀,应有些逸兴雅怀,才领得廿四桥头,箫声月色;
一派竹西歌呗路,传诵于今,必须才似庐陵,方可遨游,方可啸咏,切莫是秾花淳酒,便当作六一翁后,余韵流风。
梁章钜撰题。大业:为隋炀帝年号,炀帝为到扬州观琼花,开运河,奢侈无度。竹西:即扬州的竹西楼。庐陵:指欧阳修。他生于江西吉水,古为庐陵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