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八岁 |
释义 | 八岁 诵诗悟鹿, 听经忘猪。 诵诗悟鹿:裴安祖,后魏人,少聪慧,年八岁,就师讲诗。至《鹿鸣篇》,语其兄骏曰:“鹿得食相呼,况人乎?”自此未尝独食。听经忘猪:《东观汉记》载,后汉姑慕人承宫,字少子,少孤,八岁为人牧猪,过徐子盛学舍,好之留身听经而忘猪。猪主怪宫不返,寻见欲笞之,徐门下诸生共禁止,因留于学舍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后为大儒。永平中为博士,迁左中郎将。 后进领袖, 宰相襟期。 后进领袖:裴秀,晋时人,字秀彦。少好学,八岁能属文,时人语曰:“后进领袖有裴秀。”仕魏为散骑常侍,武帝受禅,为司空。宰相襟期:北宋寇准,字平仲,八岁尝作《华山诗》云:“只有在天上,更无山与齐。”其师谓其父曰:“此子当作宰相。”后果为相。 甄后不观,门外戏马; 李生属对,举子乘龙。 甄后:三国魏无极人,性寡不好动。八岁时,外有立骑戏马者,诸姐妹皆出观之,唯甄后不行,曰:“此岂女子之所观也。”李生:李春熙,明建宁人,字皞如。八岁骑竹马行市中,遇县丞,令熙属对。出句曰:“书生骑马街心走。”李对曰:“举子乘龙天上来。” |
随便看 |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