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对联:

 

对联 第六章 对联艺术美的欣赏
释义
第六章 对联艺术美的欣赏

我们在探索对联艺术美的本质特征、表现、规律和对联艺术美的创造之后,再来探讨一下对联艺术美的欣赏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对联既是“韵文”的骄子,独特的国粹,我们就应该很好地来欣赏它,充分领略它的艺术美。如何欣赏对联的艺术美?对行家来说,这不是个问题,但为了普遍地提高欣赏水平,让对联艺术美能释放出应有的能量,推动对联文学更好地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四化建设服务,从美学角度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研究一下对联艺术美的欣赏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把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我们讲审美欣赏,就得有欣赏者和欣赏的对象,这个欣赏者就是审美主体,这个被欣赏的对象就是审美客体。因此,欣赏行为的本身,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矛盾的统一。要欣赏好一副对联,必须把握这个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首先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矛盾对立关系,即客观存在与主观认识的关系。对欣赏者来说,美是客观存在着的,无论是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都是客观存在着的,你欣赏它,它存在着,你不去欣赏它,它也同样存在着,它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也不因审美主体缺乏审美能力而失美。同时,这个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互相矛盾,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本文在第一章里谈到过,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化自然”。换句话说,美是人创造的,是人类的劳动创造了美,亦即审美主体创造了审美客体。人们欣赏美,就是在“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马克思语)与此同时,随着“人化自然”的发展,审美客体也促进着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客体也创造着主体。正如马克思所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96页)这就是说,人们创作了对联艺术美,人们欣赏对联艺术美,是从欣赏中看到了人们自己创造出的艺术美;同时,人们也从欣赏中提高着对美的创作能力。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就这样辩证地向前发展着。事实也正是这样,音乐创作者,喜欢欣赏音乐,经常欣赏音乐又促进着欣赏、创作能力的提高。楹联作者喜欢欣赏楹联,经常欣赏楹联,又促进着欣赏、创作能力的提高。
 另外,在审美欣赏的主、客体之间,还有一层关系,那就是审美判断,就是辨别所欣赏的对象(作品)是不是美?在客观世界中,有的事物(或作品)是美的,有的事物(或作品)是不美的,有的事物似乎是美的,但实际上是不美的,甚至是丑的。对联作品也是一样。这就需要欣赏者在审美欣赏中去判断。因此,需要解决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问题。从审美欣赏来说,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是个关键。没有审美能力,再美的画,再美的诗,再美的对联也感受不到它的美。马克思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同样,对不懂对联艺术的人来说,再好的对联他也会觉得没什么美的。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不同,对同样一副对联的艺术美的美感程度也就有所不同。没有审美能力,是美是丑都难以辨别。因此,需要培养、提高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这种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关系,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统一。这里所说的实践,主要指我们应多深入了解社会生活,多接触对联,多读对联作品,多研究对联的特点、规律,这样就能把握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关系。使欣赏主体与欣赏客体能很好地统一起来,进而,充分领略对联艺术美的昧力。为此,在培养和提高主体审美能力的过程中,需解决赖以实现审美欣赏的几个条件。
 (一)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
 审美观念,是一个人看待客观审美对象是不是美的内在判断的主导因素。在社会生活中,美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着的,可是有的人认为它是美的,而有的人却说它不美。如当年的雷锋,处处为人民做好事,把自己有限的津贴费节存下来支援灾区人民,这本是社会美、心灵美的一种表现,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美。可却有极个别的人则认为雷锋是傻子。这种对社会美方面认识的差别,便是由于审美观念的不同所致。艺术美也有类似的情况,某一部作品,有的人认为很好,有的人却认为不好,也是审美观念的差别的表现。对于对联艺术美的认识也是如此。因此,在审美欣赏中首先要解决审美观念的问题,树立健康正确的审美观。那么,什么是健康的审美观念,什么是不健康的审美观念呢?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但就欣赏者个人来说,审美观念是受制于人生观的,如果欣赏者的人生观是为人民利益而生,为社会进步而生,那他的审美观就必然是:只要是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进步的都是美的;如果欣赏者是为自己的利益而生活,全然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的人生观,那他的审美观必然是:符合自己利益的就是美的,反之,就是不美的。应该树立哪种审美观?当然应该择其前者而抛弃其后者,因为前者才是真正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的美。
 (二)具备必要的审美修养
 在审美过程中,有了正确的审美观念,还须具备必要的审美修养,不然,就难以对对联作品的艺术美进行欣赏。审美修养包括些什么呢?一般说来,除了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生活经历、思想水准外,还应该懂得对联的规律特性和一般知识,以及一定的文学修养、审美常识等。只有具备这些知识修养,才能对对联进行较好的欣赏。否则,就谈不上欣赏,或难辩其美不美;或只是感到这副对联好而不知其好在何处;甚至把不好的作品当成好作品。例如,某诗社征联赛评出的“状元”、“榜眼”、“探花”的一、二、三等奖,就有以次充好的问题存在。试看获“榜眼”奖一联:
 陆台隔一水,台北架金桥,中国河山归一统;
 民共破重山,共方开宝岛,大华民族定重园。
 台北架金桥是什么意思?架什么金桥?中国河山归一统,请问归谁统?众所周知,李登辉伙同民进党,一心搞台独,他们正在架设让台湾脱离祖国而去的“桥”,他们所说的“统一”是想把中国河山统一到中华民国去。试问台北架的这样的“桥”,怎么能称“金桥”呢?怎么能不分谁统谁呢?下联的“民共破重山”是什么意思?破什么重山?何谓“共方开宝岛”?“中华”“中华民族”是特定性专用名词,是不能乱改的?这三句短语是典型的生造。如此政治标准,艺术标准的次作,竟被“评委”们评为“榜眼”奖,这不能不说是“评委”们不仅是审美观不正确,而且缺乏必要的审美修养的表现。由此可见,具备必要的审美修养,是欣赏对联作品的重要条件。
 (三)摆脱直接的功利关系
 我们在第二章论美的“以‘对’为价”特征时,曾谈到了美具有价值(即功利性),这是说在价值中包含着功利性。因此,在欣赏艺术美时,有时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功利目的或利害心态。欣赏对联作品也是如此,有时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功利目的或利害心态而影响到欣赏的客观性。例如:
 山中有宅开三径;
 天下何人守四知?
 (李烈钧)
 此联是赞扬江西民政厅长杨庚笙的,杨庚笙支持孙中山先生并投身民主革命。他在当民政厅长时,有一个姓王的县长送他四筐密桔,内装金条。杨发现后派人送回,并写了“君为王密,我守四知”八个字。所以李烈钧先生撰联赞扬他。广大人民群众认为此联很好而那些为官不正的人,对此联自然不会感到它美。又如,据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在和清政府官员谈判会上,帝国主义分子企图用对联来侮辱中国人,出了一上联让清朝官员们对。这上联是: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在旁的中国官员听后万分气愤。其中一人立即对道: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居边。
 帝国主义分子听了十分不满,气得无言以对。
 现在,征联活动甚多,这是对联事业发展、兴旺的表现,是对联为“四化”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表现,是非常好的现象。但是,也带来了一个评判联作客观公正的问题。我们前面提到的获“榜眼”奖一例,所以出现次作获奖的问题,也不排除在评选中有功利关系的影响所致。因此,我们欣赏对联,评价对联,必须与欣赏对象(作品)及作者保持一定的距离,摆脱功利关系,才能更好更客观地欣赏、评价一副对联作品。
 (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绪
 对一副联作的欣赏,除了上述三点外,还必须有一种良好的审美情绪,当一个人的情绪不好时,是无法进行欣赏的,纵然一副对联作品很美,也难以欣赏进去。“心忧恐则口街刍豢而不知其味”“响万物之美而不能兼也。”(荀况语)悲哀时,只能欣赏悲哀的对联,参加追悼会时欣赏挽联倒是十分合情,如:
 江户失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这是孙中山先生挽秋瑾的一副对联,人们在悲伤中,看到孙先生此联悲壮之情更加激烈。这时若是欣赏风景名胜联,定是无法欣赏好的,只有在心情舒畅,兴趣很浓的时候,才有可能欣赏好风景联和趣联巧对。因此,培养良好的审美情绪,是欣赏对联艺术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必要的条件。
 二、把握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毛泽东同志说:“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实践论》)美和审美观念,既然都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产生的,自然它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对联,是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经过《诗经》、《楚辞》、《汉赋》、《骈文》、《律诗》等“韵文”的孕育而形成的,由开始代替门上的“桃符”,发展到今天遍及城乡的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对联的艺术美也在不断地发展着,欣赏对联艺术美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地随之变化发展。在这历史长河中,发展是绝对的,但对联的艺术美和欣赏对联的审美观念,却是相对的。因此,我们在欣赏对联时,必须把握对联艺术美的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一)对联艺术美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关系。
 什么是对联艺术美的绝对性?所谓对联艺术美的绝对性,是指对联艺术美的客观发展性。对联自脱离中华“韵文”的母体而独立于世之后,就存在着。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会是这样。可以说,只要有中华文化存在,对联就将继续存在、发展下去。这就是对联艺术美的绝对性。
 什么是对联艺术美的相对性?对联艺术美的相对性,是指对联艺术美的存在、发展的不平衡,即她存在的地区性和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审美观念的差异性。所谓地区性,是指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发展得好一些,有的地区发展差一些。所谓阶段性,是指发展的速度不平衡,某一历史时期发展得快些,某一历史时期发展得慢些,甚至某一时期处于停止不前阶段,如“文革”十年时期对联基本处于停止阶段,最近十年又是发展阶段。这是相对性的纵向(历史的)表现。对联艺术美的相对性还表现在历史的横断面上,即同一时期众多作品的差异上面。例如,中国楹联学会成立十年来,对中国楹联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这十年间,全国各地各种征联大赛有数百次乃至上千次,参赛作品有多少万副,其中相当多的作品都是很美的,堪称佳作,但这些联作的艺术美都是相对的,不能说哪一副佳联是绝对美,就是每次征联赛的一等奖作品,它们的艺术美也是相对的,不能说也不可能哪个一等奖作品是绝对的美。对联艺术美的相对性,还表现在审美观念的差异上面,尽管对联艺术美是客观存在着的,但人们的评价却是不相同的。一副对联往往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就是一副佳联,也不一定人们都会说好。这些就是对联艺术美的相对性的表现。造成这种纵的(历史的)、横的(现实的)对联艺术美的相对性和审美观念相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活和历史条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生活,有不同的观念和不同的标准,故相对性是自然的。
 (二)对联艺术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统一于社会实践。
 既然对联艺术美和人们的审美观念都是相对的,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审美的客观标准呢?有的话,这个客观标准又是什么呢?回答是肯定的。有。这个客观标准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无论是纵的(历史的)还是横的(现实的)相对性,在一定历史时期或一定时代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人们对美的概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无疑地在变化着。……如果所有美的标准都是相对的,这也并不等于说我们没有客观的可能性来判断某艺术构思好不好。”(《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第287—288页)这就是说,尽管美和审美观念在不断的、慢慢的发展变化着,但还是存在着客观的审美标准,这种标准就是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而这个统一标准就是社会实践。因此,相对性和绝对性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毛泽东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检验审美观念的唯一标准。我们把对联的艺术美概括为形式美、对仗美、抒情美、词句美、和谐美、意境美、情趣美,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得出来的,是从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美感中得出来的。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现存的,就是合理的。”就对联来说,现在存在于社会各地的对联作品,都是作者根据当时的社会生活创作出来的,并为社会所承认。可以说,这些作品都是经过社会实践检验过的,是绝对与相对相统一的成果,因而,它们都是合理的。
 (三)检验对联艺术美的实践标准——真、善、形、情。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个根本的、原则的、共同的标准,我们研究对联艺术美应该如何使用和掌握“实践”这个唯一的标准呢?一般说来,人们的审美观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环境性和阶级性。所谓民族性,就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观。例如,非洲西海岸的黑人称赞皮肤越黑越美,女子不愿嫁给白皮肤的男子,他们把白皮肤看成是不健康的征兆。而白种人、黄种人却不喜欢黑皮肤的人。有的民族如南太平洋上的岛国汤加族人以胖为美,有的民族如爱斯基摩人以鼻子小为美,有的民族如塔布提人以鼻子扁为美。所谓时代性,就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观。例如,我国封建时代的妇女以足小弱体为美,而现代则以自然健康为美。所谓阶级性,就是不同阶级、阶层有不同的审美观。例如,剥削阶级以不劳而获为美,旧西藏农奴主,感到用少女的头骨制成镶金边的碗,和用人皮制成鼓是非常美的;可是,在我们看来,这些都是极端丑恶,极端残忍的罪恶行为。所谓环境性,就是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有不同的审美观。例如:城里人喜欢女人白嫩窈窕,而农村人则喜欢女人红润、健壮、结实。人们的审美观如此各异,如此不同,在欣赏对联艺术美的问题上,在实践中有没有更普遍、更客观、更接近真理的审美标准呢?有的。这就是真、善、形、情四个字。
 何谓真?真,就是真实,符合客观现实;真,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真,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真,就是科学性。对联作品艺术美的“真”的表现,一是反映客观现实生活,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生活。二是符合规律,具有科学性,不能违反规律、逻辑和科学。三是要感情真挚,不能生编硬造,不能有虚情假意。对联作品只有“真”的特性再加上“真”的情感,才能是美的。例如:
 五千年血统相传,带砺河山,一国何妨存两制;
 三万里乡音无改,光华日月,兆民所盼见中兴。
 (马祖熙)
 此联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统和悠久的炎黄血统亲缘出发,指明了祖国统一的历史必然性和全体炎黄子孙盼望祖国统一的真切情感。完全符合客观现实,具有客观真理性。所以,诵读起来在心中能产生一种真挚深沉而豪荡的激情。
 何谓善?善,就是符合社会公德、符合人民大众利益,对社会发展有利;善,就是有利于人民的团结,有利于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善,就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对联作品艺术美的“善”的表现,主要是指作品思想内容的健康向上和品质的高雅脱俗。例如:
 仙境何时有?得也淡然,失也泰然,处处皆仙境;
 寿星哪里寻?身宜动养,心宜静养,人人是寿星。
 (廖伯康《仙山胜境》)
 此联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对待“仙境”“寿星”和健康长寿的问题,对那些用求仙拜佛来却病强身的人来说,是一剂非常好的良医妙药,联意健康,品质高雅,读之受益非浅。又如:
 身残尚有凌云志;
 体弱犹开报国心。
 (周玉琛)
 这副献给残疾人运动会的对联,写出了我国残疾人的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操,读来令人鼓舞。何为形?形,即形象,就是事物的可感性形态。无可感形态的东西是无法让人感到美的,只有具有可感性形态和“真”“善”的内容相统一的事物,才是美的事物,才能谈得上美。无可感性形象,是无所谓美不美的。对联作品艺术美的“形”的表现,主要是作品语言的形象性和意境的形象性。例如:
 春上鼎山,遍撒百花迎九港;
 柳摇几水,忙催千舶出三江。
 (杨启华)
 此联把春给人性化了,春天来了,她爬上了江津的鼎山,把姹紫嫣红的百花撒遍大地,以此来迎接九龙香港的回归;最先醒来的绿色杨柳树,在几江岸上摇摆飘舞,不停地摇幌着几江流水,忙着催促江上的大小船舶,赶快起锚出航,穿过三峡,驶出长江,通向世界的海洋。全联形象地描述了春意盎然的江津市的改革开放,迎港回归的大好形势,给人一种可感性形象艺术美。
 何谓情?情,就是情感,情,是美的一种内在表现,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由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客观世界的感性显现,所以,情感本身就是美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美的灵魂。没有情感就无所谓美。对联艺术美的“情”的表现,主要是作者赋予对联作品的真挚而丰富的感情。例如:
 天籁风吹,如闻敏捷诗千首;
 江涛月涌,想见飘零酒一杯。
 (安徽马鞍山李白衣冠冢联)
 谗起七言,千古才人千古恨;
 快登百尺,一楼风景一楼诗。
 (安徽马鞍山李白衣冠冢联)
 这两副联,都表达了对我国伟大诗人李白的无限深情,诵读后都自然地荡起满腹激情,从而深深感受到一种艺术美。这种情和形是美的表现,与真、善相结合,就是我们常说的真、善、美。真、善、美三者融为一体,就是检验和欣赏艺术美的实践标准的具体体现,就是对联艺术美的最高境界和最高标准。对联也好,其他文学艺术也好,看它是否符合真、善、美,是否具有真、善、美,凡是符合和具有这三者的,那就是具有艺术美的好作品,如果不是,那就是不好的、不成功的作品。这就是对联艺术美的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也是欣赏对联作品艺术美的客观真理性标准。我们平时说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亦在这个客观真理性标准之中。
 三、把握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的感性显现;美的欣赏实质上“直观”“人化的自然”;艺术美的创造是对“人化的自然”在意识领域中的加工。一副对联作品的创作成功,从美学原理来说,实际上已是经过了从人的本质力量到“人化的自然”,从“人化的自然”客体到“审美主体”人,再从人的“审美感受”加工到“审美对象”艺术形象的再创造等几次转化和飞跃。作为我们欣赏对联艺术作品来说,作品是我们的欣赏对象,我们只能是从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中去体验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和感受其艺术美,以满足主观审美心理的需要。因此,欣赏行为只是接受艺术家对美的“传达”的一种现象。据此,我们必须懂得要想真正欣赏好一副对联作品,光从现象上感到它美那是不够的,还应该从本质上去理解它的美。毛泽东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实践论》)如何做到真正理解作品的艺术美呢?主要是充分发挥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动的、积极的姿态去实践。这种积极主动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了解背景,熟悉作品内容及典故。
 任何文学作品,任何对联作品,都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即它是在什么历史时期和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要欣赏它,首先必须了解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欣赏它。特别是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作更应了解其时代背景,熟悉其内容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它。
 这里用张绍诚先生赏析周北溪老先生(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四川省诗书画家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著名书画家)与钱来忠教授(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楹联学会会长)在四川电视台举办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纪念晚会上合作的对联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周北溪老先生出句:
 鸦片战争,痛史百年,乾坤气正回天日;钱来忠教授对句:
 鸿裁筹策,丰碑九七,疆土璧还壮古今。张绍诚先生赏析此联时写道:周老的上联直溯中国近代史开篇1840年惊天动地的“鸦片战争”。中华儿女谁也不会忘记,自己民族的屈辱悲痛的历史: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正式签字,香港被割让,成为英国帝国主义这个老牌殖民主义者统治的一块中国领土。由于封建反动统治阶级丧权辱国,从此开始了“中国在政治上主权不完整,在经济上财物无限地外溢,人民生活倍加穷困”的悲痛历史,故云“百年痛史”。清末吴沃尧(趼人)写过小说《痛史》,揭露南京皇室昏庸妥协的卑鄙行为,歌颂了文天祥等爱国志士的英雄事迹。此处语意双关,带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接着笔峰一转大写今朝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辉煌业绩,他以画家的大写意手法,绘出天回地转,物换星移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气”是文天祥《正气歌》云:“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人民当家作了主人,和风丽日,国运昌盛,世界潮流也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意志,这一切被诗人归结为天地间气运转向正常。……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香港这片中国的领土,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炎黄子孙欢聚一堂,终圆骨肉团园之梦。……
 钱教授的对句,着眼点是写现实,而且写党和国家领导。“鸿裁”出自《文心雕龙》:“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言其弘伟之体制,此处借喻党和国家领导的恢弘谋猷,筹谋画策也。张良曾被誉为“运筹策帷账中,决胜千里外”,杜诗赞誉诸葛亮“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用于此处,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爱戴和拥护,字字稳妥,贴切不移。1997年香港回归自是统一祖国大业里程中的一座丰碑,故曰“丰碑九七”。接着歌颂“疆土璧还”这桩大事。“璧”指疆土,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当年不畏“虎豹之秦”,义正词严地作外交斗争,保证“完璧归赵”。受到千秋万代的讴歌,因为维护了祖国的尊严。……香港回归,昭雪国耻,用事实证明中华民族已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当然是从古到今历史上一件壮举,足以为中华民族增辉添彩,为华夏丹青壮色。
 通过张绍诚先生的赏析,我们比较深刻地了解了此联的历史背景,熟悉了作品的内容、典故,从而加深了对该联的理解,领略了它的内在艺术美。
 (二)理解联意,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及感情。
 每副佳作都饱含着作者思想情感,都是作者有感而作,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而情感、思想的表达是通过联文来实现的。要品尝作品的艺术美味,必须理解联文的意思,深入联文意境之中,必须尽最大努力深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作品艺术美的甘甜。例如山疑先生对彭祖祠一联的欣赏:
 彭登寿域兼嵩岳;
 颜赞孔墙慕景行。
 (李永寿)
 山疑先生写道:这副对联紧扣“高山仰止”四字,用引经据典的传统手法,作出铺堑,这是楹联文学的一大特色。……引经,是用古人的话代替要说的全部意思。例如上联的“嵩岳”是中华境内的高山,居于五岳之中央,形成高山之代表,相传汉武帝封禅嵩山时,到了山中之后,从官们高呼万岁,想不到大山跟着也喊了两声万岁。这三呼万岁,使梦想长生不死的武帝高兴不已。后人便以“嵩呼”一词祝颂长寿。嵩岳既然在长寿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上联“彭登寿域兼嵩岳”就有了扎实的依据。再者,相传彭祖是黄帝的后代,在中原掌过大权,而嵩岳又是中原的吉祥物。众多的信息围绕着“彭登寿域”,就是上联文字运用之妙。下联着重扣“仰止”二字,巧妙运用了颜回赞美孔子的典故。颜回把自己对孔子的敬仰用一个很形象的比方来表达:孔子是一扇崇高的宫墙,有万仞之高。后来,古代文庙照壁上,往往写上“宫墙万仞”四个字。下联一方面将后人仰慕彭祖之情,用宫墙来表象,一方面又把《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意义引申出来,提出修德的要求。长寿的前提,首先还是道德修养。高寿的彭祖,就有了广大的济世救人之心。全联用默喻的手法,道出许多潜在的道理。真可谓苦口婆心,呼之欲出。山疑先生对该联的欣赏十分深刻,充分揭示了该联的丰富内含和作者的真挚感情。通过山疑先生的赏析,使我们也品赏到了李永寿先生此联的精彩。
 (三)放开思维,努力进行艺术形象的再创造。
 艺术创作是艺术形象的创造,艺术欣赏乃是艺术形象的再创造。一副对联作品是一个联作家运用形象思维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我们欣赏作品的时候,就是感受其艺术形象美,实际上是作品艺术形象在我们欣赏者头脑里的显现,这一显现过程就是我们欣赏者感受作品艺术美的过程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体验作者在作品中创造的艺术形象美,在欣赏者的头脑中再显作品的艺术美。但光有这种被动的体验和再现还是不够的,充其量是接受“传达”。因此还必须在体验作品艺术形象美的基础上去主动地挖掘作品的艺术美,这就是欣赏的第二阶段。在这阶段中,欣赏者一定要放开思维,沿着作品艺术形象的羽迹,主动地展开想象,大胆地进行艺术形象的再创造。一般地说,好的对联的容量是很大的,内涵是很丰富的,联文直接表达的是极其有限的,不可能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直接表达出来,需要欣赏者去想象去挖掘去丰富,进行创造性的欣赏。陈新在注解《唐人绝句选》一书时说:绝句“言简意赅,含蓄不尽,使读者低回想象于无穷,就是说要诱发读者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诗歌的语言,构成完整丰满的诗歌形象,才见出作者的手段。”这段话给我们指出了欣赏绝句的真谛,当然也是欣赏对联作品的真谛,只有“诱发读者自己的想象来补充”作品的语言,“构成完整丰满的”作品形象,才能真正见识到“作者的手段”。事实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欣赏到和感受到一副对联的艺术美。
 熟悉作品的背景和内容,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艺术形象的再创造,是我们欣赏一副联作的过程和三个环节。就欣赏一副作品来说,做到这三点也就把握住了一副作品的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也就算是真正理解和欣赏到了这副作品的艺术美。
 四、把握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对立的统一,是事物的根本法则。毛泽东说:“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宇宙万物都是对立的统一,辩证的统一。文学艺术也不例外,对联这一文学艺术形式,从形式到内容以致字、声,都体现着对立的统一这一法则,因此,对立的统一是对联艺术美的特殊规律的表现。关于这一点,在本文第三章中已经专门讲述了,在此不再繁述。但是从欣赏对联艺术美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懂得,在欣赏对联时,一定要把握对立统一的关系,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欣赏和感受对联的艺术美。
 (一)“对”——是对联艺术美的昧力所在。
 对联艺术是以“对”——对衬、对立、对应、对仗为主要方式来表现事物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个“对”的形式贯彻在作品的各个方面,从形式上看,上下两个联句相互对衬;从字数上看,上下两联字数相等;从声韵上看,上下联平仄相对;从词性上看,上下同性相对;从句式上看,上下同样相对。正是这些相“对”的形式,产生了对联的特殊艺术美,而且,使对联的艺术美具有一种特殊的昧力。例如: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一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佛脚”对“源头”,“清泉”对“活水”,“飘飘飘飘”对“冒冒冒冒”,“玉带”对“珍珠”,形象生动,别具昧力。这种用“对”的艺术手法创造出的艺术美,的确是别具特色。因此,我们在欣赏对联作品的时候,必须紧紧抓住“对”——对衬、对立、对应、对仗这一根本特征,着实欣赏它所“对”的巧妙、精美之处及其由此产生的艺术美。
 (二)“联”——是对联艺术美的更深刻、更高雅、更完美的内在表现。
 对联讲究“对”,“对”是对联的根本特征,是对联艺术昧力之所在。因此,重视“对”是完全应该的。但是,必须指出,绝不能因此而忽略了“联”。对联,对联,不仅要讲究“对”,还要讲究“联”。所谓“联”,就是上下联之间的相互联系,就是上下联之间的相关意义的统一性,就是内在逻辑性。因此,“联”是对联艺术美的更深刻、更高雅、更完美的内在表现。事实上,一副好的对联,不仅是“对”得好,而且,还“联”得好。例如,赵藩题成都武侯祠联:
 能攻心,则反恻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此联颂扬了三国蜀相诸葛亮的高超指挥艺术。诸葛亮辅助刘备夺取益州,偏安西南,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为实现能与魏、吴抗衡,进而恢复汉室天下的宏愿,他采取了一系列治乱安邦之政纲,“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七擒七纵”,“安定南方”,就是安邦定国之大举。此联正是以此为立意,颂扬了诸葛承相的雄才伟略。上联讲的是“攻心”的重要性。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攻心”,就是从心理上瓦解敌人,从政治上软化敌人,是一种“攻心夺气,以柔克刚”的战法。故此联云“能攻心,则反恻自消”。进而,引伸出“从古知兵非好战”这句具有军事辩证法的哲理名言。历史上真正懂得兵法的人,并不一定主张或喜欢动辙用武力(战争)来解决问题,而是讲究在使用武力(战争)的同时,还讲究“攻心”。其实,要真正治乱安邦,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心”上解决问题。上联从立意构思,修辞组句和声韵格律上看,都是非常好的。
 下联对得也是非常好的。作者选了一个“审势”问题,讲了“审势”的重要性。用“审势”对“攻心”,顺应了上联的内在自然要求,完全合乎事理逻辑。所谓“审势”,就是“审时度势”,就是根据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灵活的处置问题。毛泽东说:“灵活,是聪明的指挥员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无论是“攻城”还是“攻心”,或者是两手交替使用,都有一个关键问题——必须“审时度势”,即掌握火候,方能奏效。如果不能“审时度势”,掌握不好火候,那就会不是早了就是晚了,不是宽了就是严了。故下联云“不审势,即宽严皆误”,达不成征服叛逆,治乱安邦的目的。紧接着作者发出了“后来治蜀要深思”的中肯警示。此联,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非常好的,上下对应得相当好,尤其是“联”得好,上下联之间具有很强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内在的逻辑性。这个内在的逻辑性,表现为“攻心”与“审势”的辩证关系,“知兵”与“治蜀”的辩证关系。从而,使该联的艺术美显得更加深刻、更加高雅、更加完美,诵读之后回味无穷,难以忘怀,并给人一种启迪,让人深思。
 欣赏,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但要欣赏好一副对联作品,除了了解这一作品的外在美之外,还应了解它的内在美。我们欣赏对联,必须了解和把握对联既要“对”(外在的),又要“联”(内在的)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既要欣赏作品外在的、上下两联“对立”的巧妙,还要欣赏作品内在的、上下两联“统一”的完美。只有这样从整体上把握一副联作的“对立统一”关系,才算是真正欣赏到了一副对联作品的艺术美。

随便看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4 14: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