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对联:

 

对联 第五章 对联艺术美的创造
释义
第五章 对联艺术美的创造

对联作品的创作也是一种生产,是精神产品的生产。马克思说:“……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艺术生产的“特殊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方式呢?换句话说,艺术生产和一般物质生产区别在哪里呢?区别就在于物质生产必须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而艺术生产则不必也不需要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或者说,物质生产是在现实领域中对对象的加工,而艺术生产是在意识领域中对对象的加工。
 艺术美的创造,是人类一种主要的美的创造活动,人类的美的创造,是人类在一定审美意识支配下进行的一种自觉地创造审美价值的活动。这种活动遍及人类实践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不仅从事现实美的创造,而且还要从事艺术美的创造,并形成社会分工,一部份人专门从事艺术美的创造,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文学艺术的专业化,即是专门从事艺术美的创造。对联是文学艺术的一部份,其任务自然是为人类社会创造艺术美,只不过是用对联的特殊规律和方式来创造艺术美罢了。本文曾在第三章里,专门谈到了对联艺术美的表现,这一章主要探讨如何创造对联的艺术美。
 对联艺术美,即存在于对联作品中的美。因而,对联艺术美的创造过程,也就是对联作品的创作过程。所谓创作过程,就是审美主体(作者)使用自身本质力量把客观世界中的现实美,逐步显现为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加工过程。也就是作者的审美理想、审美意识、审美感受、审美意象物态化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呢?一般说来,大致可分为美感的产生、意象的培育、形象的创造、词句的锤炼等几个阶段。
 一、美感的产生
 美感,即审美感受,是人对某一事物的一种具体的、形象的感性活动。美感是在实践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特殊认识和能动反映。一切艺术创造,都是以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感受为起点。所谓审美感受,就是审美意识的最初形态。没有审美感受,就不可能形成审美意识,就不可能进行艺术创作。对联创作亦是如此,作者必须对客观事物、现实生活有审美感受,并因这种审美感受产生一种激情,才能进入对联的创作过程,没有任何美的感受,没有激情,是无法进行对联创作的。所以,审美感受是进行对联艺术美创造的起点。
 审美感受是怎样产生的呢?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吗?都不是,是从客观的事物和人的实践经验以及理解和情感的融合中产生的。它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实践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审美感受一般不能离开对象的直接反映,而且,总是同对象的表象相联系。因此,审美感受往往是审美直觉,(又称艺术直觉)。当然,这种直觉实际上已经渗透了作者的自觉理性因素。凡是一种审美感受,都必须是作者亲身对审美对象美的直接感觉。这包括感觉、知觉、经验、情感、理解、想象等因素在内的复杂心理过程。只是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已。一般说来,通过这种直觉能够把握感性对象的形态和与另外事物的相似与区别,无须经过思考或论证去仔细研究,因为在这种直觉把握中,已经包含了理解和想象的因素。在对联艺术美的创造过程中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作者对客观某一事物的审美感受,就是对感性对象的一种包含有理解的直觉把握。
 审美感受不仅包含着理性因素,而且,还包含情感因素。审美感受之所以有别于一般感觉,就在于其表象运动与情感活动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感知某一感性对象时,一方面头脑中产生该事物的表象,另一方面由于理解该事物而同时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就这样,表象、理解与情感的结合融合,便形成了审美感受。为说明问题,不妨用我本人在应对成都《河清颂》征联来作例。《联艺报》的征句是: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思端已”。
 (韦庄)
 我看后,一幅画图出现在脑海里:春水盈盈,碧波荡漾,画船在绵绵春雨中慢游着。……我所以产生这样的审美感受,首先是出句的形象性的反映,同时,也是我脑中的理性因素在起作用。这种理性因素就是我本身是四川人,熟悉水乡生活,也了解成都的风情,还有修建十三陵水库和京密引水工程的劳动生活,再加上现在我家就住京密引水河的岸边,经常到昆明湖,福海划船。因此,出句的表象立即与我的理解、情感等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对成都南河情景的审美感受。有了审美感受,就有了创造对联的基础。我就是在这种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加上创作激情,经过构思、想象,就形成了对句:
 南河清似海,兰桨推舟访卧龙。
 (诸葛亮)
 (见《联艺》报1996年第5期)可见,审美感受除了直接感觉到的审美对象的表象外,它还包含间接的、经验的、理解的和想象的因素以及由于经验、理解而产生的情感。所以,审美感受是表象、理解和情感三者的综合运动及融合。因此一个真正的、有所作为的联作家,他总是以满腔热情投入生活去观察、体验、感受各种各样的生活形态,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审美感受的信息、体验和素材。
 二、意象的培育
 意象,即审美意象。所谓意象,就是意义与表象的结合,也就是内在意义与外在表象的统一。审美意象是审美意识的高级形态。事物的表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东西;而事物的意义则是普遍的、抽象的、概念的东西。审美意象的培育,就是把个别的表象与普遍的意义结合起来,实行表象与概念的统一。这种培育,在对联创作中称做艺术构思。艺术构思的任务,是把审美感受阶段获得的表象材料,进行综合、加工、改造,形成具有生活意义的审美意象。这一构思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形象思维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对对联艺术美的创造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过程主要表现为自觉的表象运动和自觉的想象活动以及真实的情感活动。
 (一)自觉的表象运动
 意象的培育,离不开对表象的综合、分解、异变和联想。所谓表象的综合,就是把各种个别、具体、零星、分散的表象,按创作意图加以组合,使之成为相对完整的审美意象。所谓分解,是指从综合的概括性表象中分化出既相似又独特的、新的表象形态。综合性表象是一种“浑沌的关于整体性的表象”(马克思语)。它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因而,不是审美意象。艺术构思就是要从中分解出具体的、具有特征的、新的表象。所谓异变,是指记忆中的表象,由于受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形态的变化。人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一种表象异变的现象。艺术构思中审美意象的形成,是与表象的异变分不开的。这种表象异变也是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所谓表象的联想,是表象与表象之间,由于有些相关或相似的特点而产生的相互联结,表现为表象的、由此及彼的运动或转化。它比综合、分解、异变更复杂。因此,在构思中起重要的作用。在艺术构思中,联想特别是象征性联想,往往是一种主要的艺术思维方式。这种综合、分解、异变和联想,都是在对联作者头脑中自觉进行的形象思维的过程。因而,是一种自觉的表象运动。例如,有这样一副新春联:
 旭日行天,喜盖通红大印;
 神州铺纸,欣签致富合同。
 (陈自如)
 此联艺术表象十分巧妙,非常富于联想,非常有意思,作者把“神洲”比作“合同”“纸”,特别是把“旭日”比作签定“合同”所盖的“大印”,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创造性联想。这种创造性联想使作品的主题意象非常鲜明、形象而生动,非常艺术地反映了今天的商品经济交往活动和发展经济至富奔小康的现实生活。此联的成功,是作者充分发挥了创造性想象的结果。
 (二)自觉的想象活动
 在艺术构思(意象培育)过程中,自觉的表象运动是构思的起点,审美意象的最后形成,还要靠艺术的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方式,它是以自觉的表象运动为基础,但比表象运动有着更广阔的活动天地。想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功能,在对联艺术美的创造中,它是一种改造记忆表象而创造新的意象(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既不同于感知,也不同于表象,它是各种记忆表象重新组合的过程,带有极大的任意性。想象是一种思维,就必然要受自觉理性的支配,因而,是一种自觉活动。艺术想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遵循的不是现实的事理逻辑,而是一种情理逻辑,即某种心理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什么情人眼里会出西施?就是因为爱情这种心理因素促成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符合情理逻辑,但不符合事理逻辑。想象,有再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两种,再造性想象主要是对记忆中表象的再现,创造性想象,不是再现事物的表现,而是在头脑中储存的事物表象的基础上,经过艺术思维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新的表象。在审美意象的培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创造性想象。这是通过对表象的综合、分解、异变、联想等自觉表象运动以创造新的意象的心理活动。艺术创造中虚构、象征、幻想性艺术形象的产生,就是这种创造性想象的结果。对联艺术形象的产生,也得依赖于创造性想象。
 在意象培育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课题,那就是选择好主题意象,即主题思想的形象。我们常说的“立意”就是解决主题思想的意象问题。先贤说的“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这个“意”就是主题思想,“意”是一副对联的生命、灵魂。意象的培育,就是要根据所立之“意”去选择和培育能表现主题思想的意象(形象),这是意象培育(艺术构思)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我还是用自己的创作实践和体会来说明这个问题。我在1997年上半年曾以:“金牛最喜收禾日,奋蹄水巷”为出句,举办了《庆祝香港回归有奖征对联谊活动》,我在创作这副对联时,抓了一个最普通的、而却是历史性的主题,就是1997年最大的喜事是收回香港。如何表述这个主题?即如何解决这个主题思想的意象问题呢?如何把这个最普通的、历史性的主题,写得高雅有趣、形象深刻一些呢?经过自觉的想象活动,反复思考,苦心琢磨,多次修改,首先形成了一个上联。这个上联是:
 金牛最喜收禾日,奋蹄水巷;
 这是一副拆字联,即把香港二字拆开,变成了“禾日”和“水巷”,通过拆开后的“禾日”、“水巷”与“牛”联系起来,从而,把97“牛”年与香港结合在一起。牛的职能就是耕田种稻,因而牛、禾、水三者有内在的联系,而三者的联系又必须通过“奋”和“收”来实现,因此,“牛”、“禾”、“水”、“收”“奋”这五个字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关键字。由这五个字组成的“金牛最喜收禾日,奋蹄水巷”乍看起来语不惊人,但仔细琢磨却非常有意思,它暗藏了牛年收香港这个伟大的历史主题,它不仅很有艺术性,而且形象生动,情深意长。不过,此联看似平淡而实为巧难。巧在何处?巧在“牛”和香港的拆字——“禾日”、“水巷”有机的、合乎逻辑的结合在了一起;巧在97牛年恰好是香港的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的本命年,从而把牛年收香港与董建华先生任香港首任行政长官领导600万港胞建设香港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而一语双关——既写了97牛年收香港,又赞美了董建华荣任香港首任行政长官;巧在“香港”这个词拆开后的“禾日”与“水巷”能变成两个有一定意义的词;巧在“香港”前面与“禾日”前面都必须用一个“收”字才有意义,恰好“香港”与“禾日”前面都能用一个“收”字。且很自然,而这个“收”字恰恰是本联主题97收香港的最重要的一个字。难在哪里?难在“牛”要与“禾日”、“水巷”一脉贯通,三者的联系是那么顺理成章,合情合理;难在被拆的两个字(香港)能够拆开,而且拆开后形成的四个字能构成两个有意义的词,而不是互不相关的两个字;难在“收禾日”和“奋蹄水巷”都能独立成句,能独立表达完整的意思,而且,自然合理;难在联句中暗藏着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收回香港。正因为上联具有如此巧、难的特点,内容丰富、文字又不多,所以,又有“精”和“美”的感觉。因此,要对出一个好的下联,自然就比较难了。正如中国楹联学会会长马萧萧先生在评论此联时所说:“总之,是精、巧、难,很难!”我写出这个上联后,可怎么也解决不了下联的问题。于是,便以此为出句,个人举办了《庆祝香港回归有奖征对联谊活动》,以期求得佳偶,形成一副完美的佳联。遗憾的是,经过广泛的征集,也未能征到完美的对句,一、二等奖作品只好空缺。
 (三)真实的情感活动
 审美意象的培育,即艺术构思,经过表象活动和想象活动两个阶段后是否可算形成了呢?没有。因为审美意象的培育和形成,是多种心理活动的复杂过程,光有表象运动和想象活动还不够,还必须有艺术家的情感因素的推动。我们在第二章第三节对联艺术美的特征中的情感性——以“对”抒情一节里谈到过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创作,“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都是在一定的情感推动下进行的,对联的创作也是如此。可以说,情感——真实的情感是对联作品的助产士。我的庆祝香港回归的“金牛最喜收禾日,奋蹄水巷”联句创作的成功,情感、激情是个极重要的动力。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挨打受辱的悲壮历史,在一百多年的苦难岁月里,中华儿女受尽了压迫和凌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国家富强起来了,才有今天收回香港,洗雪国耻的壮举,这怎能不叫我们炎黄子孙由衷地高兴啊!我怎么也抑制不住内心民族豪情的激动、沸腾,正是这种激情推动着我日夜去思索、想象……。
 我在创作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楹联时也是如此。我熟悉聂帅,他一生的光辉历程和“两帅”(开国元帅和星弹主帅——李鹏总理曾题词称聂帅是“星弹主帅,科技知音”)的伟大功绩——黄埔新军种火,南昌敌阵搬兵,万里长征开路走,抗日红旗敌后撑。“将花”黄土沉(侵华日军阿部规秀中将,被称为“名将之花”,在黄土岭战斗中被击毙)。大战平津传捷,和平解放京城。举手钻天翻海事,导弹蘑云送飞星,美留“两帅”名。——在我的脑海翻腾,激励着我的心,情波滚滚。我想一定要把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科技兴国教育,国防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四个教育基地的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正门楹联写好,那么,应该如何去写,怎样去表现呢?经过自觉的想象活动和真实的情感活动的推动下,经过反复思考、综合、构思,形成了一个意象:陈列馆背靠巍巍鼎山,面向浩浩长江,大江巨浪,奔腾高歌,应借景抒情。并把滚滚长江人性化,让巨浪来歌唱聂帅的革命精神。进而引出聂帅功绩对后人的激励,以揭示陈列馆这个教育基地的教育后代的目的。致于聂帅的丰功伟绩具体是些什么,进馆看陈列自然就知道了。构成这一意象,我的感情更加冲动,难以抑制,便撰了一联:
 滚滚大江,万里奔腾,巨浪高歌先烈志;
 昭昭功业,千秋传颂,雄风激励后来人。
 此联得到了中国楹联学会老会长魏传统老先生的肯定,并亲笔书写了此联。
 自觉的表象运动、想象活动和情感活动,是审美意象培育阶段的三个心理活动的综合过程,它在对联创作过程中具有决定的意义,是对联创作的关键环节。
 三、形象的创造
 艺术构思阶段育成的审美意象,只是意念中的一种虚渺的形象,还不具有令人可感的形象外壳。只有将审美意象变成物化形态即艺术形象,才能具有可感性的特点,才是可以供人们欣赏的对象。因此,形象的创造,是对联艺术美的创造的主要任务。如何创造形象?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用形象来思考”
 创造形象,就是把脑子里培育的审美意象变成可感性的艺术形象。要实现这个转变,自然有一个转化过程,即由审美意象转化为艺术形象的过程。审美意象向艺术形象的转化,意味着作品的诞生。这个过程,通常称之为“艺术传达”,即我们常说的表情达意,就是把存在于想象中的形象,和赋于形象的情感,传达表示出来供别人欣赏。艺术传达的任务,就是把作者头脑里培育、构思的意象(形象)物化为具有一定物质外壳的、完整的艺术形象,这是一个赋予意识内容以物态形式的过程,是作者主体本质力量客体化的过程。这个艺术传达过程,完全是形象思维的过程,即高尔基说的“用形象来思考”的过程。我想就我创作了四面山风景联的体会,来说明一下这个“艺术传达”的过程。1994年我创作了四面山风景联:
 山青水秀花红,无需笔墨天作画;
 瀑吼松鸣鸟唱,不用丝弦自弹琴。
 (见1996年2月15日《大连楹联》报第14期“佳联荟萃”)
 此联是对重庆市四面山美丽风光的赞美。四面山在“长联之乡”的江津市境内,是天府人口稠密地区的原始森林,是重庆这个“火炉”边上的避暑胜地,峰林湖瀑同在,险秀幽雄并存,奇花异木繁茂,珍禽异兽齐鸣。高瀑林立,号称“瀑布之乡”,最高的望乡台瀑布高达150余米,宽40余米,几十处高低大小的瀑布,点辍在郁郁葱葱的丛山峻岭中,有的吼声如雷,山摇地动;有的绵绵飘洒,声似弦琴,真是大自然奏出的动人心弦的交响曲,风景美丽宜人。这就是四面山风光给我的美感和审美意象。如何将意象变成可感性的艺术形象?我把三次到四面山游览所获得的美感,进行综合、分解、融炼和想象,最后集中在“画”和“声”两点上,即总的感受是四面山是一幅图画,是一部交响曲。经过这样的“形象思维”之后,我用了“山青水秀花红”和“瀑吼松鸣鸟唱”这样由三个主谓词组组成的上下两个表象色彩和表象声音的短句,来表述四面山美丽如画,动人如曲的壮丽风光。这幅图画,不是人工笔墨画出来的,而是老天神功画出来的;这部交响曲,不是人工管弦奏出来的,而是大自然万籁之声奏出来的。于是我用了“无需笔墨天作画”和“不用丝弦自弹琴”的形象躯壳,而且,赋予了大自然风光一种情感。这就把四面山的自然风光,变成了生动活泼、热情扬溢、美丽可感的图画卷和交响曲。从而,实现了审美意象向艺术形象的转化,把我心中的审美意象传达给了没有去过四面山的人们。
 (二)用词语来绘画
 艺术传达需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绘画艺术需要纸张、颜料;音乐艺术需要乐器、音符、乐谱;雕刻艺术需用木板、石头;文学创作需要词语。对联是文学,必须借助词语才能把意念想象中的审美意象传达给别人。这些物质材料:纸张、颜料、乐器、音符、乐谱、木板、石头和词语等,在这里只不过是传达审美信息(意识)的载体,它们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当它们与审美意象相结合,成为艺术形象的生命外壳或躯体时才有意义。因而,这和一般的物质生产中的精神变物质的过程不同,这只是一个意象借助物质来实现艺术形象化的过程。因此,要实现审美意象向艺术形象的转化,除“用形象来思考”之外,还必须具有熟练地驾驭物质媒介、载体的能力和技巧,没有这种能力和技巧,艺术形象是不可能出现的。陆机在《文赋》中说道:“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这是说意象不能反映物象,文词不能传达意象,并非是认识上有多难,而是难在技能。画家实现艺术传达,是用色彩勾画线条组成艺术形象,联作家则是用词语构成形象,所以画家是用笔墨画画,联家是用词语画画。例如,青城山壮观台联:
 腾空双屐云中插;
 隔岭一峰天外来。
 此联的形象性很强,诵读起来像是在看一幅画——登上青城山站在壮观台上,脚下云海无边,是站到浮云上面,双脚好似插在云中一样,而人好似腾在空中;举目远眺,隔岭外边有一座山峰,高耸云端,飘浮在空中,好似从天外飞来。多么形象生动,美丽壮观的一幅图画啊!可是,这幅图不是用画笔绘出来的,而是用词语绘制出来的。在对联创作中,往往是心中的审美意象很好,但在把它变成艺术形象时,却感到很难达到理想满意的程度,这正是“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的表现。所以,我们必须提高驾驭词语的能力,善于用词语来绘画。
 (三)把意象人性化
 创造艺术美,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审美意象人性化,并赋予它一种情感。所谓“人性化”,就是人(作者)的本质力量在审美客体身上的再现,是人(作者)的情感在审美客体身上的寄托。艺术创作的实践告诉我们,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变成有生命的东西,把没有情感的东西,变成有情感的东西,把审美意象人性化,把审美客体人性化,自然地就会有一种可感的艺术形象。例如,郑板桥的: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就是很好的一例。联文中作者把“春风”、“夜雨”人性化了,并赋予它们一定的情感。春风拂柳,夜雨润花,本是一种大自然现象,是自然而常见的,本是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可是作者经过“用形象来思考”用词语来绘画,只用了“放胆”、“瞒人”四个字,并赋予一定的情感,这样,就让“春风”、“夜雨”变成了有生命、有情感、有人性的事物了,非常形象,非常生动。
 (四)把意象物象化
 形象是物体的外在形态,任何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都有它的外在形态。大至天体山河,小到花鸟鱼虫,没有不具形态的东西。因此,可以说,只要把头脑里的审美意象物化了,即把意象变成(比拟、表述)为某种具体的东西,艺术形象就自然地形成了。例如谷向阳先生歌颂北大精神的对联:
 北辰耀宇,
 大雅扶轮。
 此联不仅在艺术手法上将“北大”二字以鹤顶格的形式嵌入联首,而且形象、准确地运用物象特征,以“北辰”、“宇”的天体事物作比,充分展现出北大在中国教坛星空中所处的中心地位。下联以“大雅”、“轮”之比,从内涵上揭示出北大在推动中华民族文化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全联八个字,只有“耀”、“扶”二字动词夹衬,其余全为物象词,使之构成一种可感的艺术形象。不仅生动表现出北大的精神内涵,而且,给读者留下了美妙的形象和深刻的印象。
 四、词句的锤炼
 一副对联,经过上述几步过程,意象的培育和形象的创造等几步过程,一般说来是能够具备一定艺术美的。但是,艺术美是无止境的。困此,在创作过程中,对作品艺术美的追求应是精益求精、美中求美,能达到九分绝不满足八分,最好达到十分美。这种积极进取,不满现状的创作态度,除表现在孕育、构思过程中对立意的确定和形象的追求外,还应表现在运用词语来表情达意上的追求,这就是先贤所说的“炼字”、“炼句”。对联的文字很少,要用有限的文字来表现丰富的内容和生动形象,就必须“炼字”“炼句”,对每个字、每个词组和每个句子,都必须反复认真地进行锤炼,力争把意念中美好的想象,不折不扣、尽善尽美和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传达给人们,让人们欣赏到作品中的艺术美。如何锤炼联文的词句美呢?即对联如何修辞组句呢?
 (一)修辞
 对联的修辞艺术与诗基本相同,常用的修辞艺术手法有比喻、象征、通感、反复、排比、渲染及铺陈、起兴、夸张、拟人、衬托、借代等。例如:
 柳絮一天睛看雪;
 松亭十里夜闻潮。
 (颐和园对鸥舫联)
 此联运用的是比喻艺术手法,把满天柳絮比喻成雪花飞舞,把松亭的风声比喻成夜间的海潮声,增强了联文的形象性。
 江山重叠争供眼;
 风雨纵横乱入楼。
 (梁启超:南京鸡鸣寺豁蒙楼)
 此联用的是拟人艺术手法,把重重叠叠的江山及纵横飘落的风雨人性化,互相争着让人们观赏,七零八乱拥进楼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豁蒙楼的风景。
 云边山影闲中换;
 天外江声画里流。
 (徐淮生:南京鸡鸣寺豁蒙楼)
 此联用的是衬托艺术手法和通感艺术手法,把远处的、时隐时现的山影,和很远很远的大江流水声,通过视觉、听觉和身在其中的通感,感到山影是在幽闲之中变幻着,江声是在美丽的图画里流动。上下两联,山影江声互相衬托,给人们绘出了一幅优美的图景。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思端已(韦庄);
 南河清似海,兰桨推舟访卧龙(诸葛亮)。
 (杨启华:成都河清颂)
 这联用的是借代艺术手法,“画船”是不会“思端已”的,兰桨”也是不会“访卧龙”的,只不过是借船借桨来代替人罢了,事实上人们诵读此联时,实感是船上的人在“思端已”,是划船的人去武候祠“访卧龙”,而绝不会认为联中的主人公是船和桨。
 手携风雨诸天远;
 脚踏波涛大海环。
 此联用的是夸张艺术手法,人的手怎么能携着高天风雨走呢?人的脚怎么踏着大海波涛行呢?显然是不行的。但在这联文里就行了,不仅可以“手携风雨”,而且,还要远上九天;不仅可以“脚踏波涛”,而且,还要走遍大海。这是多么夸张啊!但这种艺术夸张是一种心态活动,情感表现。因而,人们能够接受,并且还感到很美,是一种美的享受。这就是艺术美的“通感”作用的表现。
 (二)字格。
 所谓字格,即用字的特殊艺术手法及格式,这是对联的一种特殊修辞手法。这种手法能使对联丰富、多样、生动、活泼,增添情趣性,往往起到引人人胜的特殊艺术效果。对联的字格很多,主要有嵌字格、回文格、拆字格、叠字格,隐字格、谐音格、方位格、同音异字格、异字同音格、偏旁部首格等。例如:嵌字联
 麟游白日青云上;
 庐在红尘翠竹中。
 此联嵌“麟庐”(台湾.张佛千嵌麟庐齐白石入室第子许麟庐)
 金装银饰领新潮,风流独揽;
 玉带锦衣驰美誉,义利同来。
 此联嵌“金利来”。(黄飞:92金利来杯‘祖国和平统一’征联一等奖)
 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用字回还往复,意思徊然不同,丰富了联文内容,十分有趣。拆字联:
 枣棘为薪,截断分开成四束;
 阊门起屋,移多补少作两间。
 此联把枣字和棘字截断分开拆散,变成四个“束”字;把阊字里面的“昌”字移一半到门字里去,从而变成两个“间”字。叠字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睛睛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方位联:
 北雁南飞,翅分东西翻上下;
 前车后辙,轮摆左右走高低。
 同字异音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异字同音联:
 水陆洲,洲停舟,舟动洲不动;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不飞。
 这种“字”格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重要修辞手法,它不仅大大地丰富了对联的内容,而且大大地增添了对联的情趣美。
 (三)对仗。
 对仗是对联修辞的又一种特殊的手法。所谓对仗,就是相对相依之意。即上联与下联之间,字与字相对,词组与词组相对,句与句相对,彼此上下,既相对又相依,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文学作品。在创作对联时,无论采用比喻、象征、通感,还是采用拟人、衬托、夸张,无论是哪一种格和哪一种修辞手法,都必须上下对仗。对仗的方法也很多,有正对(上下两联内容一致,相互衬托)、反对(上下两联内容意义相反)、流水对(内容相联紧密,联意前后连贯,文字流畅,如行云流水)、顶针对(至少是三个短句,每个短句的最后一个字和下一句的第一个字相同)、反诘对(上联肯定,下联否定),反问对(有问有答,或只问不答)、数字对(联文中有数目字)等。为了说明各种对仗修辞艺术,仅举几联为例。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此联为正对的艺术手法,联文内容一致,都是讲读书学习要勤奋刻苦,书山对学海,有路对无涯,勤为径对苦作舟。上下互相衬托,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道道非常道;
 生生即永生。
 (钱来忠)
 此联属反对手法,上联讲非,下联说是。道道对生生,非对即,常道对永生。上联否定道的不变性,下联肯定生的永恒性,上下相对相依,且具有哲理性。
 一堤杨柳绿;
 三径菊花黄。
 此联属流水对艺术手法,一堤对三径,杨柳绿对菊花黄。上下指物同类,内容顺势连接,前后一气哈成,势如行云流水。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中。
 此联属顶针对艺术手法,前一句最后一字与后一句第一个字相同,句句顶连。楼外青山对池边绿柳,山外白云对树边红雨,云飞天外对雨落溪中。相对相依,十分美丽。
 既知天定三分鼎;
 犹竭人谋六出师。
 仅余几树枇杷,门前车马犹如此;
 为问千秋明月,楼上风光昔若何?
 此两联属反诘对艺术手法,上联肯定,下联否定或反问。既知对犹竭,天定对人谋,三分鼎对六出师。既然已经知道天命就是三国鼎立,又何必人要去拼命地六次出兵征战呢?今日门前车马希少,门庭冷落,只剩下几棵枇杷树了。想问当年这楼庭的风光是什么样呢?可能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啊!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此联属设问对艺术手法,上联设问,下联有答。且词、句相对。
 一诗二表三分鼎;
 万古千秋五丈原。
 此联属数字对艺术手法,数词对数词。对仗修辞艺术手法,是对联修辞艺术最基本的、特殊的手法,它从修辞角度和词语意义上反映了对联文学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
 (四)锤炼
 懂得和掌握了上述修辞、字格、对仗三方面的技巧,并不一定就能创作出好的对联作品来,还必须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反复锤炼所用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和每一个句,以求百炼成钢,方能创造出好的作品来。不妨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体会,谈谈词句的锤炼问题。
 1997年我国要收回香港,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洗雪百年国耻的历史壮举,每一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无不欢欣鼓舞。在这种民族豪情的推动下,我立意创作两副欢庆香港回归的对联。首先,创作了:
 百载沧桑,踏破汹涛寻母港;
 五星灿烂,辟开浓雾指归航。
 此联在立意构思上,把香港比作在海上被海盗抢劫的航船,经过沧桑岁月,百年踉跄,在祖国的营救下,终于回来了。香港之所以能够回归,必须把握住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即香港600万同胞渴望回归和中国的强大,两个问题缺一不可。于是,我便安排上联写香港同胞渴望回归,下联写祖国的强大,从而,实现香港的回归。怎样表述香港同胞渴望回归呢?即用什么样的词句来表达渴望回归呢?经过反复思考,反复修改,用了“沧桑”、“汹涛”、“踏破”、“寻母港”等词组成了上联的两个短句。“汹涛”反映回归的阻力很大,“踏破”表示斗争历程的艰苦和回归决心的坚定,“寻母港”,表示回归的渴望和行为的主动性,“母港”是指祖国的怀抱。这里的“汹”字、“破”字、“寻”字和“母”字,是经过反复锤炼、修改后才形成的。我感到“踏破汹涛寻母港”既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性,又表现出了渴望回归的主动性和迫切性。
 下联如何表现祖国的强盛,从而实现香港的回归呢?经过反复思考、反复修改,用了“照耀”、“浓雾”、“辟开”和“指归航”等词组成了下联的两个短句。“五星”指五星红旗,代表中国;“照耀”代表繁荣昌盛强大;“浓雾”反映了英国政府对香港回归所设置的阻力,而且阻力还不小;“辟开”,表现了我国收回香港的坚定决心和不可阻挡的积极行动;“指归航”,即灿烂的五星红旗,象光芒万丈的灯塔,照耀着茫茫大海,穿破浓雾,指引着香港回归的航道。其中的“浓”字,“辟”字和“指”字,都是经过反复斟酌、修改而用的。我感到“五星灿烂,辟开浓雾指归航”的形象性和气势都是比较好的,能够较好地反映主题和立意。
 我认为,此联无论从立意构思、修辞组句、平仄对仗、艺术形象、联文意境等都是比较好的,自已比较满意。因而,被收入《大业辉煌——庆祝香港回归对联集锦》。此联能获成功,正是在炼字、炼词、炼句上下了一些功夫的结果。如果只有好的立意,而无词句的锤炼,绝对不会有现在这个样子。所以我认为对联艺术美的创造,除了要有“美感的产生”,“意象的培育”,“形象的创造”之外,还必须有“词句的锤炼”,这是实现立意、创造形象、达到表情达意的关键一着。

随便看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4 14: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