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对联:

 

对联 导言
释义
导言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这块沃土长期孕育,炎黄文化历史长河长期沉积,溶合诗、辞、歌、赋、骈、律、词等“韵文”文体的精华而凝聚成的,形体短小、上下对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词句精美的一种对偶句式文学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不为改朝换代而泯灭,也不因时代前进而被淘汰。相反,她不断发展,辉映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成为我国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为什么对联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人们如此喜欢对联?这是因为对联具有民族性、社会性、抒情性等本质特征和形式生动、言简意赅、简明实用、雅俗共赏等实用性特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特点中,饱含着一种引人入胜的东西——艺术美。正是这种艺术美,紧紧地吸引着人们的爱美之心,满足着人们审美意识的需要;正是这种艺术美,增强了对联的审美价值;也正是这种艺术美,赋予了对联强大的生命力。

毛泽东同志是很重视对联的。他在1944年3月22日在延安所作的《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的指示中指出:“边区有35万户,每家都挂起有新内容的春联,也会使边区面貌为之一新。……要搞新的春联,新春联是群众的识字课本和政治课本……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周恩来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都有过重视对联、运用对联的故事。李瑞环同志对我国对联事业的发展曾作过重要论述。他在1991年12月26日写给《联林珍奇》电视剧组的贺信中说:“电视连续剧《联林珍奇》是一部好作品。它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将我国历代名联、书法艺术、民族风情、名人轶事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故事性、知识性。寓教于乐,寓教于谐,雅俗共赏,令人回味,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风采,给人以启发,给人以智慧。它的播出一定会对广大观众,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弘扬民族文化的好作品出现。”李瑞环充分肯定了《联林珍奇》,赞扬的是对联文化,希望的是民族文化的发展,当然,也是希望对联事业的发展。今天,我们国家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精神文明深入人心。特别是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要求“发展文学艺术”,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这为对联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一个对联的新的发展时期已经到来。为迎接对联的大发展,弘扬国粹,促进对联更好的普及提高,特对对联的艺术美进行一些研究和初步的探索,以期对对联艺术美的本质特征、具体表现、艺术规律和对联艺术美的创造、以及发展等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科学的认识。使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这枝文学艺术奇葩,开得更加灿烂、鲜艳。从而,更好地为“四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服务。

随便看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2: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