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天师洞 |
释义 | 天师洞:
郑板桥题天师洞前台榭联。
天师洞客堂联。
谢无量题天师洞客堂联。
郑板桥题天师洞斋堂联。
天师洞客堂联。寡欲:减少欲念。
冯玉祥撰题天师洞接待室联。
天师洞银杏阁联。
沈钧儒撰题天师洞银杏阁联。银杏:天师洞前一株银杏树,相传为东汉张道陵手植,已历千余年岁月。
天师洞客厅联。
陈蓝轩集《老子》句题天师洞正殿联。 “一生二”三句:一指道、二指天地、三指阴气、阳气、和气。三气产生了万物。法:效法。道:法则,规律。《老子》认为“道”是产生和支配万物的客观精神。“道”虽生长万物,却是无目的、无意识。
黄齐生集句谢仲谋题天师洞斋堂联。
天师洞客厅联。衿佩:泛指地方绅士和在学的人。衿:青衿,即秀才。佩,系在腰带上的玉器。熙来:高兴而来。
天师洞前联。翼然:端正严整貌。 瑶琴再叠而三:道家内丹修炼术语,即琴心三叠。琴,和也,诵之可和六腑,宁心神,始得仙。三叠,指人体上中下三丹田。道家修炼内丹须做到三叠和积如一,心和而神悦,则丹道初成。
颜楷撰题天师洞大殿联。赤城:青城山的别名。无名:指“道”。三清: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即元始天尊居玉清宫,名玉清;灵宝天尊居上清宫,名上清;太上老君居太清宫,名太清。此三君各为教主,统管诸天神仙,创造宇宙万物。玉皇:即玉皇大帝。道教神系中四御之一,位次三清。
天师洞联。椿树:《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梁叔子撰题天师洞客堂联。五岳丈人:相传轩辕黄帝曾设坛拜宁封君为五岳丈人,青城山故又名丈人山。家火:指道家炼丹炉火。玄:黑色。
天师洞石刻楹柱联。东瀛:传说中的海外三神山之一。
天师洞正侧门联。崆峒:即崆峒山,在河南临汝县。黄帝曾向广成子问道于崆峒山。石室:指青城山的石洞。节度:节度使,官名。此指统领全川的军务者。
天师洞客堂楹柱联。吟鞭:指诗句。
灌县知事杨钧寿题天室洞石刻联。玉局:道观名。
周盛典题天师洞联。结习:长期养成的习惯,弊病。此为人世的欲望等烦恼。
天师洞前联。槛外:指台榭以外的广大地域。清谈:亦称“清言”、“玄言”。魏晋时士大夫多聚而谈玄。宣传虚无,成为风气。
楚蕲卢蔚乾题天师洞客厅联。
天师洞大殿联。
刘伯龙撰题天师洞正门联。
天师洞石刻楹柱联。琅嬛:仙人藏书之所,此指仙人所居之地。红羊:古人谓丙午、丁未年为国家发生灾祸的年代。丙为火,色红;未为羊,因称丙午、丁未之厄为红羊劫。此乃迷信说法。
宁封子:《舆地纪胜》:“昔宁封先生栖于北岩之上,黄帝师焉,乃筑坛,拜宁君为五岳丈人。” 杜宇:杜鹃鸟。
夏之时撰题天师洞客厅联。
刘咸荥撰题天师洞大殿联。道德经:道家的主要经典,为李耳所著。统驭,控制。太极:派生万物的本源。柱下史:指老子李耳。《汉书·张汤传》:“老子为柱下史,即藏室之柱下,因以为官名。” 先声:创导于前之意。
何止安撰天师洞木刻联。炉、鼎:道家炼丹的工具。坎、离:道家内丹术语。坎为水,喻贤;离为火,喻心、气。
公孙长子题天师洞客堂楹柱联。六时泉:在天师洞之后,四季不涸。觇:窥视。视灯:指供案上的长明灯。三混顶:山峰名。天师洞即在三混顶峭壁间。
盛世英撰题天师洞客厅联。常道观:即天师洞。逖(ti):远。紫府:天空。赤水、玄珠:即医书《赤水玄珠》。明孙一奎著。读书台:指唐人杜光庭在青城清都观隐居读书处。
天师洞客堂联。咳唾:喻议论,谈吐。宾圣:唐杜光庭,字宾圣。晚年曾隐居青城山。栖迟:游息。山人:指隐士。 |
随便看 |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