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大明湖 |
释义 | 大明湖:
杨文敬集杜句题李公祠联。
天心水面亭联。天心:正对人头顶的天空。
历下亭联。亭在大明湖中小岛上,始建于北魏。杜甫与李北海在济南相会,并邀济南名流学士在此亭饮酒赋诗。
何绍基集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句题历下亭联。海右:山东在海的西面,方位以西为右。
明杨继盛撰题三大殿石碑联。棘手: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谓从事刚严猛烈者为棘手,谓之严厉也。”该联指曾任济南相的曹操以统一中国为肩负的重任,并在戎马生涯之余写下《蒿里行》、《求贤令》、《述志令》等不少好文章。
古水仙祠联。祠在铁公祠之前,祀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
刘金门撰小沧浪亭联。亭在大明湖西北岸,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面山傍水,三面荷池,境界清幽,登亭四眺,全湖在目。
孙星衍集唐句题薜荔楼联。楼在大明湖汇泉寺中。
孙星衍题薜荔楼联。
济南市政府撰南丰祠联。祠在大明湖东岸,纪念宋代文学家,齐州知州曾巩。曾巩为江西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文才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济南太守,兴建水利,为民除害,深得民意。
北极阁联。阁在历下亭之北,耸立于大明湖畔,阁建于元,原祀玄武神像,内有真武帝君塑像,天兵天将,龟蛇二将,现无存。
小沧浪亭联。吴巢松出句,梁章钜对句。
北极阁联。高山仰止:愿意为仰望高山,此引申为品德高洁。
名士轩联。郭沫若撰。名士轩,在历下亭之北,正厅有五间,厅内西壁上嵌有李邕、杜甫的石像,东壁有何绍基《重修历下亭记》石刻。万方:指全国各地和各民族。芙蕖:亦作“扶渠”,此指荷花。
历下亭联。方萱年撰。画舫:当年大明湖中的大船。清歌:素歌清唱,无伴奏、化装。
辛弃疾纪念祠联。马公愚撰。辛弃疾纪念祠,亦称稼轩祠,位于大明湖南岸,1961年重建。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词人。
钟鼓楼联。钟鼓楼在大明湖北岸,内祀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汉钟离。仙教:道教。圣教:儒教。终南: 终南山,位于西安市南边,据传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中的吕洞宾、刘海蟾曾在此修道。
铁公祠联。讷近堂撰。铁公祠,位于小沧浪亭之东,内祀明代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铁铉。明成祖(燕王朱棣)起兵南下夺取皇位,铁铉坚守济南,屡挫燕兵。后燕王南京即位,铁铉被擒,终被酷刑处死。讷近堂,又名讷尔经额,满族人,清嘉庆时为进士,曾任济南知府。东藩:此指山东。北渚:大明湖。
钟鼓楼联,偏裨:偏将与裨将,古时裨将佐的通称。散汉:汉钟离,名权,曾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
辛弃疾纪念祠联。郭沫若撰。铁板铜琶:形容毫放激越的文词。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美芹: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了十篇论文一《美芹十论》,上奏给宋孝宗,陈述抗敌复国之策。悲黍:辛弃疾《定风波》词“莫望中州叹黍离”。此指悲叹失去了中原。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寄希望南宋王朝,不要学鸿雁南飞,偏安江南,要立志收复失地,切勿丢掉大好河山。
丰申春撰历下亭联。庋床:置放。
辛弃疾纪念祠联。著名文学家、诗人臧克家撰题。文光:此指辛弃疾的文学成就。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此形容辛弃疾的的词作光彩照射斗牛二宿间。
赵朴初题辛弃疾纪念祠联。
北极阁联。
历下亭联。
铁公祠联。
历下亭联。摩诘:即唐代诗人、画家王维。浣花诗:杜甫故居在成都浣花溪畔,此指杜甫诗。
历下亭联。龚蔼仁撰。
俞家骥辛疾纪念祠联。经国:指南宋皇帝及“主和派”。荩略:忠心计谋。重镇:辛弃疾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创湖南飞虎军,雄镇一方,为诸军之冠。余事之事。明杨伟抱:在大明湖畔的杨柳怀抱之中。贤豪:贤哲英豪。 |
随便看 |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