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文教界 |
释义 | 文教界:
上联引自《张九龄诗》“家受专门学,人称入宝贤。”
上联引自《孟子》“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盈科,水灌满坑洼。比喻满足。意即自满,骄傲则要落后,退步。下联引自《礼·中庸》“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即眼界开阔后,必然知道自己的不足。
上联引自《礼·学记》。正业:古代士子的正式课业,如诗、书、六艺之类。后也指正当的职务。下联引自《孟子》“有成德者,有达材者。”成德,即盛德、全德。达材,成为有才能的。
庸手:才能平庸、低下的人。斯:此。
杏坛:传说孔子聚徒讲学处。后也泛指授徒讲学处。铎:古乐器,形如大铃。宣教政令时,用以警众者。
学海堂:书院名。在广州市越秀山上。名宿:素来有名望的人。天庭簿:皇帝的朝廷官宦名册。
宗匠:大师。指学问技艺为众所宗仰的人。持衡:愿意为拿秤秤物。引申为评量人才。成:都。就范:按一定的尺度。大方:博学或精於一技一艺的人。秉尺:持尺子度量人或事。
温如玉:引自《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指性情平和。笔若椽:引自王珣梦笔一典故。称颂有写作才能。
文炳:评定文章的权威。丹青:比喻光明显著。金石:坚贞、坚固的秉性。赤县:赤县神州的略称。指中国。歌钟:泛指乐歌声。
平理如衡:评断是非极公正。
濡人:柔顺,能忍耐的人。纳诲:进纳谏诲。
清风、朗月:清凉的风,明朗的月。喻高人雅士。皇:大。
薪尽火传:人的形体虽泯灭了,然而精神却永存。也喻学问和技艺世代相传。菁莪:乐於培育人材。《诗·小雅·菁菁者莪》的简称。原诗有小序:“菁菁者莪,乐育材也。” 中邦:中华。
楩楠:楩和楠均为木名,木材坚密芬芳。为建筑及制造器物的良材,喻人才。大匠:泛称专家、学者和技艺高超的人。
鼓箧:原意为击鼓警众,令启箧出书以授学。后常喻勤奋学习。横经:听讲时横陈经书。 歌轩舞:击鼓歌舞。《尚书大传·虞夏传》“乎鼓之,轩乎舞之。”
振聩启聋:即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吾曹:我们。 缅怀悼挽 |
随便看 |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