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对联:

 

对联 教育部
释义
教育部


 陶冶庶类,
 镕落贵游。


 陶冶:陶铸,教育。庶类:众人。镕落:培养,树立榜样。范,风范。贵游:贵人,没有官职的王公贵族。


 树人师管子,
 掌教绍孔丘。


 树人:培养人才。管子:即春秋初期的政治家管仲,被齐桓公任命为卿。他重教育,建立了一套选拔人才的制度。掌教:执掌教育。绍:继承。孔丘:即孔子,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


 凿生灵之耳目,
 开政化之本原。


 两联皆本《北史·屠林传》。凿:通。生灵:百姓。政化:政事与教化。


 建国先宜兴学,
 掌教古属司徒。


 司徒:古代掌教化事业的官,六卿之一。


 千古丝纶归国士,
 百年礼乐属春官。


 丝纶:丝为细缕,纶为粗绦,比喻帝王的每一句话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后称帝王的诏书为丝纶。国士:指国家中才能出众的知识分子。春官:官名,《周礼》以宗伯为春官,掌管礼教,后为礼部的别称。


 五教以敬敷为要,
 三育以兼重为宜。


 上联出自《尚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五教,五常之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教。敬敷,恭敬地施行。三育:德育、智育、体育。


 辅世长民莫如德,
 经天纬地谓之丈。


 上联出自《孟子》。辅世:助世。长民:使百姓生长富足。下联本《古隐法》:“经天纬地曰文。”本指以天地为法度,引申为经营、统治天下。


 棫朴作人传雅化,
 菁莪造士荷陶钧。


 造士:学而有成之士。荷:担,扛。陶钧:制陶器的转轮,喻对事物的控制,调节。棫(yu)朴:《诗经·大雅》篇名。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该篇写“文王能作士”即赞美文王善于选拔和培养人才。雅化:风雅教化。
 菁莪:《诗经·小雅》篇名。又作《菁菁者莪》。《诗序》说:“《菁菁者莪》乐育材也。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后来,“菁莪”就成为教育人才的典故。


 文明新侪于欧美,
 德教远绍乎唐虞。


 德教:以道德教育人。远绍:远接,来源。唐虞:唐尧虞舜,代指远古时代。侪:类。


 玉尺量才,储才报国;
 金针造士,取士求贤。


 玉尺:玉制之尺,喻衡量才识高低的尺度。储才报国:储备人才,报效国家。金针:冯诩《桂花丛谈·史遗》载,郑采娘七月七日祭织女时,织女送其一金针,令三日无语乞巧,其刺绣技术大为提高,后以金针喻秘法、诀窍。


 桃李蔚新英,尽属公门培植;
 楩楠储伟器,咸归大匠准绳。


 桃李:喻学生及推荐的人才很多。公门:即官府。此指官办教育机构。楩楠:即黄楩木。伟器:指能承担大事的人才。大匠:技术高精的工匠,指有专门技术或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的人。


 卫道尊经,欲挽世风,宜存国粹;
 敬教劝学,既开民智,兼正人心。


 卫道:维护儒家的正统理论。尊经:尊重经典。国粹:一国物质上精神上的特长。


 教小子如养芝兰,此日栽培须务本;
 愿先生无弃樗栎,他年长大尽成材。


 马笛渔撰。樗栎:两种树名,喻无用劣质之材。


 庠序学校,本来三代遗规,试看俊秀递升,英才蔚起;
 士农工商,向属四民职业,还愿文明普及,知识聿新。


 庠序:乡学。三代:指夏、商、周三代。递升:一个接一个出现。蔚起:蔚然兴起。四民:士、农、工、商。聿新:迅速更新。


 学说甚纷歧,非太阳,即太新,择善而从,免把歧途误学子;
 英才常闲出,博以文,约以礼,教人有序,管教出类造英雄。


 学子:学生。闲:即间。博以文,约以礼:通晓古代遗文和礼书。

随便看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4: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