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 史可法祠墓 |
释义 | 史可法祠墓: 在扬州广储门梅花岭右,今扬州博物馆内。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河南开封人。明崇祯进士,曾立福王,称史阁部,后使守扬州时殉难,其衣冠葬于此。乾隆三十七年建祠,祠和墓相连。通称史公祠。
彭刚直撰题。
谢蕴山撰题。
严问樵撰题。文信国:即文天祥。武乡侯:即诸葛亮。
临静节:遇事镇定自若的节操。
偃蹇:高耸。《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
席帽:以藤席为骨架编成的帽子。
张尔荩撰题。
郭沫若撰题。骑鹤楼头:据《扬州府志》骑鹤楼在扬州府城北大街。传说古代有四人各言其志,一说愿为扬州刺史,一说愿积钱十万,一说愿骑鹤飞升成仙,最后一人则愿兼此三者,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后人附会此意在扬州建骑鹤楼。难亡十日:史可法壮烈殉国后,清军下令血洗扬州。名称“扬州十日。”
俞樾撰题。祁连高冢:指定军山诸葛亮墓。史可法生前对诸葛亮十分仰慕。板荡忠臣:板荡,《诗·大雅》有《板》、《荡》二篇。皆咏周厉王的无道。后用以指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板荡忠臣即乱世忠贞之臣。
黄文涵撰题。
欧阳述撰题。
陈榕门撰题。鄂国至言:岳飞谥号鄂国公生前有至理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也。” 文山:文天祥号文山,为刚烈不屈的民族英雄。取义:泛指为正义事业不惜牺牲生命。成仁:以牺牲生命维护正义事业。文天祥有绝笔:“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蒋心余撰题。废书:掩卷,读罢。
蒋士铨撰题。鼎湖:古代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之处。后以此比喻帝王死。
朱武章撰题。
“我就是”句:史可法在扬州被清兵包围时,大声呼喊:“我就是史督师!”英勇殉难。
吴清卿撰题。平山:指积土而成的梅花岭。
程仪洛撰题。高帝列皇:泛指历代皇帝。三忠:三个忠臣。指史可法、黄道周、刘宗周。扶天纪:扶持南明政权。蕺山:刘宗周曾讲学于蕺山(今浙江省绍兴市区东北)人称蕺山先生,南明覆亡后,他绝食而死。漳浦:指黄道周,福建漳浦人。明末抗清、战败被俘,壮烈牺牲。有明:即明朝。
殉社稷:以身殉国。
姚煜撰题。张睢阳:唐代名将张巡,守睢阳战死,人称张睢阳。左忠毅:左光斗,明代万历进士。刚直敢言,后被诬陷下狱而死,谥忠毅。汉衣冠:恢复了汉族的统治地位。 |
随便看 |
对联大辞典收录18358条古今经典对联、春联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全部名联的赏析,是传承对联文化的宝库。